[其他]吹塑模具以及具有该吹塑模具的吹塑模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90000705.5 | 申请日: | 2018-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2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F·盖尔廷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朗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B29C49/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学超 |
| 地址: | 德国诺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以及 具有 装置 | ||
一种吹塑模具以及具有该吹塑模具的吹塑模具装置,用于将塑料型坯转变成塑料容器,该吹塑模具包括基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其中,在吹塑模具的组装状态下,该基部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一起形成中空空间,塑料型坯能够在中空空间内膨胀以形成塑料容器,其中,吹塑模具的至少一个元件具有第一紧固部分,第一转接器元件能够附接到第一紧固部分,第一转接器元件便于对吹塑模具进行全自动和/或半自动和/或手动更换,其中,第一转接器元件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紧固部分,并且第一紧固部分使得吹塑模具能够设置在用于转换塑料型坯以形成塑料容器的转换装置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塑料型坯转变成塑料容器的吹塑模具。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塑料型坯首先被加热,然后在加热状态下被输送到吹塑模具。在此吹塑模具内,这些塑料型坯受到气态介质的作用,特别是受到压缩空气的作用,从而被吹塑成型。为此目的,在现有技术中使用通常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吹塑模具。这些吹塑模具通常具有基部以及两个侧部,这两个侧部一起形成中空空间,塑料型坯在此中空空间内膨胀以形成塑料容器。如果借助吹塑机吹塑成不同的容器,则需要更换吹塑机的各个吹塑模具。这个过程有时相对不方便。
最近,从现有技术中也已知所谓的更换机器人,这种更换机器人能对吹塑模具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更换。为此目的,吹塑模具有优先便于更换机器人执行更换操作的元件等,例如,为能够更换吹塑模具而由机器人抓取器抓取的元件。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已知机器实现手动地进行这种更换操作。
在根据现有技术所知的吹塑模具中,客户或制造商必须在开始时指定更换过程,也就是说,例如,是对吹塑模具自动更换还是对吹塑模具手动更换。到目前为止,将用于手动更换的模具以后改造或转换为用于自动更换的模具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还是可以实现将相应的吹塑模具基本上构造成更复杂的适合自动更换的模具。然而,不管以后如何应用,这会导致因额外的附件而产生额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多种方式使用的吹塑模具。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的。有利的实施例和进一步的扩展构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塑料型坯转变成塑料容器的吹塑模具包括基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其中在组装状态下,此基部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一起形成中空空间,塑料型坯能够在中空空间内膨胀以形成塑料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吹塑模具的至少一个元件具有第一紧固部分,第一转接器元件能够连接到第一紧固部分,第一转接器元件用于手动和/或半自动和/或自动和/或在机器人辅助下,对吹塑模具进行更换(特别是从支撑件上拆除或安装在支撑件上),和/或转接器元件特别用于通过机器人装置抓住吹塑模具。
在这种情况下,此第一紧固部分使得此转接器元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此第一紧固部分,并且此第一紧固部分进一步使得吹塑模具能够设置在用于转换塑料型坯以形成塑料容器的转换装置上。
更确切地说,可以使用或不使用转接器元件将吹塑模具附接到用于将塑料型坯转变成塑料容器(特别是塑料瓶)的转换台上。此转换台优选地具有两个侧部支撑件,吹塑模具的侧部能够间接地(在模具支撑件和吹塑模具之间具有模具支撑壳)或直接地(吹塑模具直接设置在模具支撑件上)安装在两个侧部支撑件上。此转换台优选地还具有基部支撑件,吹塑模具的基部能够安装在基部支撑件上。这些侧部支撑件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还能够相对于用于打开和闭合吹塑模具的预定枢轴转动。此外,这些转换台优选地具有施加装置,以便将压缩空气施加到塑料型坯上。
吹塑模具的组装状态,特别是在操作模式下,被理解为吹塑模具的闭合状态,其中侧部与基部一起形成所述中空空间。因此,例如,这些侧部和基部的内部轮廓能适于待生产的容器的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朗斯股份公司,未经克朗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90000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