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压输出电路及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1890000106.3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8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华;刘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32328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军 |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开关 芯片 控制芯片 通路端 电压输出电路 输出脉冲 电子烟 控制端 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输出端 宽度调制信号 第一开关 调制信号 驱动电压 输出电压 系统电压 有效电平 发热丝 导通 输出 | ||
1.一种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包括控制信号输入端(11)、调制信号输出端(12),所述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11)与第一开关元件相连,且通过初始接地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激励时,向所述控制芯片(U1)发送使能信号;
降压开关芯片(U2),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包括第一通路端(21)、第一控制端(22)及第二通路端(23),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一通路端(21)接收系统电压,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22)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调制信号输出端(12)相连;
其中,当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被激励时,所述控制芯片(U1)接收所述使能信号,并且所述控制芯片(U1)的调制信号输出端(12)输出脉冲调制信号至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22),从而使得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22)在接收到有效电平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路端(21)及所述第二通路端(23)导通,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通路端(23)输出电压值小于所述系统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11)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2)及第一开关元件接收系统电压;和/或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22)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3)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调制信号输出端(12)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还包括第一电源接收端(13)及第一接地端(14);
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电源接收端(13)通过第一滤波电阻(R4)接收所述系统电压,并通过并联的第一滤波电容(C1)和第二滤波电容(C2)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接地端(14)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二通路端(23)与发热丝(S)相连,以输出所述驱动电压驱动所述发热丝(S)发热。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还包括检测使能信号输出端(15)、第一电流接收端(16)、第二电流接收端(17),所述电压输出电路还包括阻值检测电路(110),所述控制芯片(U1)的检测使能信号输出端(15)与所述阻值检测电路(110)相连;
其中,所述阻值检测电路(110)包括第三限流电阻(R5)、第四限流电阻(R6)、第一检测电阻(R7)、第二检测电阻(R8)、第三检测电阻(R9)、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及第二开关元件;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通路端接收所述系统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5)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检测使能信号输出端(15)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控制端通过所述第四限流电阻(R6)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检测使能信号输出端(15)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四通路端通过所述第一检测电阻(R7)与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二通路端(23)相连;
所述第二检测电阻(R8)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滤波电容(C3)接地,且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电流接收端(16)相连,所述第二检测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压开关芯片(U2)的第二通路端(23)相连;
所述第三检测电阻(R9)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4)接地,且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电流接收端(17)相连,所述第三检测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四通路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还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控制端(18),每个指示灯控制端(18)均与指示电路(200)相连;
其中,所述指示电路(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五限流电阻(R10)、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D1),每个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一个第五限流电阻(R10)与一个指示灯控制端(18)相连,每个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接收所述系统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900001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