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100294.1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翔平;永田聪;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W28/04;H04W92/18;H04L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琴;邓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装置 方法 | ||
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有:发送部,其在终端间直接通信反馈信道上发送包含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响应的终端间直接通信反馈控制信息;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终端间直接通信反馈信道与其他终端间直接通信用信道重叠的情况下,以将所述终端间直接通信反馈控制信息复用到所述其他终端间直接通信用信道而进行发送的方式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的后继系统(例如,LTE-A(LTEAdvanced)、NR(New Radio)(也称为5G))中,正在研究UE等的通信装置彼此不经由基站而进行直接通信的侧链路(Sidelink)(也称为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技术(非专利文献1)。
此外,研究了实现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辆到一切系统)的技术,并正在推进标准化。在此,V2X是指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V2X是表示在汽车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V(Vehicle to Vehcle:车辆到车辆)、表示在汽车与设置在道路旁边的路侧设备(RSU:Road-Side Unit)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辆到基础设施)、表示在汽车与司机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N(Vehicle to Nomadic device:车辆到移动设备)以及表示在汽车与行人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辆到行人)的总称。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3V14.3.0(2017-0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终端间直接通信(侧链路技术)中使用的终端间直接通信用信道中包含以下信道。
发送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侧链路控制信息)等控制信息的信道被称为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数据的信道被称为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此外,在NR的V2X中,规定支持针对PSCCH以及PSCCH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动作,定义了包含HARQ-ACK的终端间直接通信反馈控制信息(SidelinkFeedback Control Information(SFCI))。SFCI在终端间直接通信反馈信道(Physical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上被发送,但存在PSFCH与其他PSFCH、PSCCH或者PSSCH重叠的可能性。另外,上述信道的名称不限于此。另外,在本公开中,多个信道重叠是指,在至少一部分的时间(例如,symbol(码元))和/或频率(例如,资源块(resourceblock))和/或码(例如,正交覆盖码)中使用相同的资源,也可以指在至少一部分的时间中使用相同的资源。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终端间直接通信反馈信道与其他终端间直接通信用信道重叠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控制各个信道的发送的技术。此外,本发明不限于V2X中的终端间通信,也可以应用于任何终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100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