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100102.7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赤岩良太;谷岛诚;尾中洋次;上村教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4F1/0068;F24F1/14;F28D1/053;F28F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朱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制冷 循环 装置 | ||
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上下配置的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及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各自在作为沿着水平方向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具有至少两列传热管组,所述传热管组是在作为上下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供制冷剂流动的多根传热管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并列地配置而成的结构,
在将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的所述传热管组设为第一传热管组,将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下风侧的所述传热管组设为第二传热管组,将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上风侧的所述传热管组设为第三传热管组,将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下风侧的所述传热管组设为第四传热管组时,
所述热交换器具备将所述第一传热管组的下端部及所述第二传热管组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三传热管组的上端部及所述第四传热管组的上端部连通的中间集管部,
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所述中间集管部使在所述第一传热管组中下降流动并从所述第一传热管组的所述下端部流出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流入所述第四传热管组的所述上端部并下降流动,且使在所述第二传热管组中下降流动并从所述第二传热管组的所述下端部流出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流入所述第三传热管组的所述上端部或所述第四传热管组的所述上端部并下降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两个第一集管,两个所述第一集管与所述第一传热管组及所述第二传热管组中的每一个的上端部连接;
具有四个第二集管的所述中间集管部;及
两个第三集管,两个所述第三集管与所述第三传热管组及所述第四传热管组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下端部连接,
所述中间集管部的四个所述第二集管中的两个所述第二集管与所述第一传热管组及所述第二传热管组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下端部连接,剩余的两个所述第二集管与所述第三传热管组及所述第四传热管组中的每一个的上端部连接,所述中间集管部具备将上侧的两个所述第二集管与下侧的两个所述第二集管连通的连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连通部具有:
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热管组的所述下端部的所述第二集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热管组的所述上端部的所述第二集管连接;及
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热管组的所述下端部的所述第二集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热管组的所述上端部的所述第二集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通管及所述第二连通管双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正侧或负侧中的同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两个上侧出入口管,所述两个上侧出入口管与两个所述第一集管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集管与所述第一传热管组及所述第二传热管组中的每一个的上端部连接;及
两个下侧出入口管,所述两个下侧出入口管与两个所述第三集管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集管与所述第三传热管组及所述第三传热管组中的每一个的下端部连接,
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中与上端部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集管和与下端部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集管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成为逆向,且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中与上端部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集管和与下端部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三集管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成为逆向的方式,使所述两个上侧出入口管及所述两个下侧出入口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在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及所述第二连通管相同的一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1001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信息处理装置
- 下一篇:显示终端、显示控制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