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输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99736.5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和宏;桐野侑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2/966 | 分类号: | A61F2/9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输送 装置 | ||
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其能够插入到具有弯曲部的内窥镜的通道内,其中,该支架输送装置具备:支架;导引导管,其具有引导管和操作线;以及推进导管,其具有第一管和第二管,该第一管能够供操作线贯穿,该第二管能够供引导管插入。第一管具有连通路径,导引导管具有使引导管和操作线的顶端部相接合的接合部。引导管具有:基端部;顶端部,其具有比基端部的外径小的外径;以及锥状的中间部,其随着自基端部朝向顶端部去而缩径。在中间部位于比支架的顶端靠远位侧的位置且推进导管的顶端自内窥镜的通道突出的状态下,引导管的基端部延伸到第二管腔内,操作线延伸到第二管腔内,接合部位于位于通道内的比弯曲部的基端靠近位侧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针对胆管狭窄的处置,已知有将支架留置于胆管的技术。有时,由于留置的支架发生堵塞等而需要更换支架。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支架输送装置。该支架输送装置具备支架、导引导管和推进导管。支架以贯穿了导引导管的顶端部的状态导入体内。在使支架移动至欲留置的位置之后,若使贯穿于支架的导引导管的顶端部后退而从支架拔出导引导管,则能够释放支架。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7/213139号
发明内容
在支架输送装置中,存在整体交换(over the wire)类型和单轨类型这两种。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单轨类型中,被插入于导引导管的顶端的引导线被从在推进导管的侧面形成的孔拉出。单轨类型能够利用比整体交换类型短的引导线来进行手法。
在单轨类型的支架输送装置中,在释放支架之际的导引导管的后退操作所需的力量变大,操作有可能变得烦杂,对此在后面详细叙述。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单轨类型的构造并抑制了导引导管的后退操作所需的力量的增大的支架输送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其能够插入到具有能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部的内窥镜的通道内,其中,该支架输送装置具备:支架,其具有形成为管状的主体;导引导管,其具有操作线和能够供引导线贯穿的引导管,该操作线具有长度轴线;以及推进导管,其具有第一管和第二管,该第一管具有能够供操作线贯穿的第一管腔,该第二管具有与第一管腔相连且能够供引导管插入的第二管腔。
第一管具有与第二管腔连通且在第一管的外周面开口的连通路径。导引导管具有使引导管和操作线的顶端部相接合的接合部,
引导管具有:引导管基端部,其包含接合部;引导管顶端部,其具有比引导管基端部的外径小的外径;以及锥状的中间部,其形成在引导管基端部与引导管顶端部之间,该中间部随着自引导管基端部朝向引导管顶端部去而缩径。
在使导引导管贯穿于支架和推进导管而使中间部位于比支架的顶端靠远位侧的位置且推进导管的顶端自内窥镜的通道突出的状态下,引导管基端部自支架内延伸到第二管腔内,操作线自第一管腔内延伸到第二管腔内,接合部位于第二管腔内的、远离连通路径的位置,且位于通道内的比弯曲部的基端靠近位侧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其能够插入到具有能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部的内窥镜的通道内,其中,该支架输送装置具备:支架,其具有形成为管状的主体;导引导管,其具有操作线和能够供引导线贯穿的引导管,该操作线具有长度轴线;推进导管,其具有第一管和第二管,该第一管具有能够供操作线贯穿的第一管腔,该第二管具有与第一管腔相连且能够供引导管插入的第二管腔;以及防嵌入部,其防止操作线嵌入第二管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9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