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9211.1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上阪健辅;箕泽惠;樋高裕也;藤川直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128 | 分类号: | A61B17/128;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单元 内窥镜 | ||
本夹具单元包括:压管,其具有长度轴线,形成为筒状;臂部,其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通过包含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一者的移动部相对于所述压管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的第1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所述臂部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是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隔开第一距离地分开的形态,所述第二张开形态是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隔开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地分开的形态;以及限制部,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时,该限制部通过对所述移动部作用与使所述移动部向所述第1方向进行移动的力抗衡的力,从而限制了所述移动部的所述第1方向的移动,限制了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将组织进行结扎而使用的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形成于组织的开口、血管等进行结扎,使用经由内窥镜的通道导入到患者体内的内窥镜夹具。作为这样的内窥镜夹具,已知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
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具有夹具单元和处置器具主体。
夹具单元具有夹具主体、压管以及螺旋弹簧。夹具主体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在自然状态下在第一臂的顶端和第二臂的顶端之间隔开距离地分开。
处置器具主体具有外套管、插入部以及操作构件。插入部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外套管内,插入部具有护套、操作线以及连结构件。操作线贯穿于护套内,其顶端连结于连结构件,其基端连结于后述的滑动件。连结构件是为了连结夹具主体和操作线而设置的。操作构件安装在插入部的基端侧,其具有操作部主体、滑动件以及断裂机构。滑动件通过卡合于操作部主体的狭缝,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前进和后退。断裂机构内置于操作部。在对断裂机构作用的张力达到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时,断裂机构断裂。
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如下地进行使用。
操作者将具有通道的内窥镜预先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接下来,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的基端部插入外套管,并使外套管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然后,操作者通过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的插入部拉回外套管,使夹具主体自外套管的顶端侧突出。其结果,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在其间具有间隙的张开形态。
在操作者一边使用内窥镜观察患者的体内一边使夹具单元与体内的目标组织相对时,目标组织位于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时,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相互接触的闭合形态,能够抓住目标组织。在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时,目标组织以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在目标组织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下,也是在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操作线时,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张开形态,因此能够用夹具主体重新抓住目标组织。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750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在操作者使滑动件前进至抵接于狭缝的顶端面时,第一臂的顶端与第二臂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张开宽度)成为最大距离。因而,在目标组织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能够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9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反射电磁波的装置和操作这样的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随机接入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