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9073.7 | 申请日: | 201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保坂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MEI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提供一种音质良好的耳机,该耳机以导音管的轴向与扬声器的声音传播方向一致的方式将较大的扬声器配置于导音管的附近。耳机具有:扬声器,其沿一轴向输出声响;导音管,其配置成从所述扬声器的中心向与所述一轴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侧偏移,并沿与所述一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壳体,其收容扬声器,并且对所述导音管的基端进行支撑,所述壳体以从该基端朝向收容所述扬声器的部位的方式向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扩宽,在所述扩宽的部位具有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扬声器的中心轴与所述导音管的中心轴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导音管的内部半径。通过精心设计壳体(2)的形状而以导音管的轴向与扬声器的声音传播方向一致的方式将较大的扬声器配置于导音管的附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将收容扬声器的壳体置入耳朵(耳甲腔)中并使得传播扬声器发出的声响的导音管插入于外耳道而使用的音频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耳朵在前侧(脸侧)的耳屏与后侧(后方头部侧)的对耳屏(以及对耳轮)之间具有被称为耳甲腔的凹部,外耳道从该耳甲腔中接近耳屏的位置起以相对于耳甲腔的内表面在前侧以大约60度的角度向里侧延伸。(参照图1)
为了得到声响良好的低音音域特性,例如需要外径为13mm以上的较大的扬声器,为了得到良好的高音音域特性,需要使导音管接近扬声器而将从扬声器输出的声响传播至导音管,而不使声响在壳体内反射。
但是,由于外耳道接近耳屏,耳屏相对于外耳道朝向鼓膜的相反侧突出,因此,如果使壳体不与耳屏发生干涉地置入耳甲腔并且构成为导音管插入于外耳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则导音管的轴向相对于扬声器的声音传播方向会具有角度。即,声响在壳体内进行反射而使得高音音域特性降低。
为了配置成导音管的轴向与扬声器的声音传播方向一致,存在以下问题。如果为了避开耳屏而使得扬声器构成得较小,则低音音域特性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构成为使得较大的扬声器配置于耳屏的跟前,则扬声器与导音管分离而使得高音音域特性降低。(参照图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54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音质良好的耳机,该耳机将较大的扬声器以导音管的轴向与扬声器的声音传播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于导音管的附近。
首先对产生课题的耳朵的形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耳朵的图。图1(A)是从侧方观察耳朵而得到的图。耳朵7具有耳屏7a、耳甲腔7b、耳舟7c,外耳道8通到鼓膜。即、将导音管3插入于外耳道8而使用耳机1。
图1(B)是图1(A)的点划线处的截面图。耳屏7a突出,在壳体2较大的情况下,难以接近外耳道8进行配置。耳舟7c也突出,但在外耳道8与耳舟7c之间存在耳甲腔7b,从而能够将较大的壳体2配置成与耳甲腔7b接触。耳甲腔7b为近似平面形状,相对于与外耳道8的轴垂直的面以θ而倾斜。θ≈30度。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耳机与本发明的耳机的对比的图。图2(A)是构成为较大的扬声器配置于耳屏的跟前的耳机。扬声器4与导音管3分离。高音音域特性会降低。图2(B)是构成为壳体2不与耳屏发生干涉地置入耳甲腔的耳机。导音管3的轴向相对于扬声器4的声音传播方向具有角度θ。高音音域特性会下降。
图2(C)是本发明的耳机。壳体2为左右不对称的形状,向耳甲腔7b侧扩宽、且具有倾斜面2b。本发明通过这样的形状的壳体而解决课题。
本发明的耳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扬声器,其沿一轴向输出声响;
导音管,其配置成从所述扬声器的中心向与所述一轴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侧偏移,并沿与所述一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
壳体,其收容所述扬声器,并且对所述导音管的基端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MEI,未经株式会社ME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9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