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点对点无线电链路处的干扰事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98742.9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斯约丁;乔纳斯·汉塞德;包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冯薇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点对点 无线电 链路处 干扰 事件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点对点无线电链路装置(100、600),该点对点无线电链路装置(100、600)包括至少两个链路节点(110、120;610、620)。第一链路节点(110、610)被布置为在第一载波频率上获得第一链路数据(X1),并且第二链路节点(120、620)被布置为在与第一载波频率分开的第二载波频率上获得第二链路数据(X2)。链路装置(100、600)还包括分类单元(130、630),该分类单元(130、630)被布置为从链路节点(110、120;610、620)获得链路数据(X1、X2),并确定链路数据(X1、X2)是受到频率相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还是受到频率无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这是通过在时间窗口(T)上比较第一链路数据(X1)与第二链路数据(X2)来完成的。分类单元(130、630)还被布置为根据链路数据(X1、X2)已被确定为是受到频率相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还是受到频率无关干扰事件的影响来输出干扰事件判定数据(Y)。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分和/或识别影响通过点对点无线电通信链路进行的通信的不同干扰事件。
背景技术
微波链路有时经历干扰,因此感兴趣的是对微波链路的干扰进行检测和分类。通过从由诸如雨水或选择性衰落之类的现象引起的性能下降中滤除例如由于需要更换的故障设备导致的异常,将有助于网络性能监视,并为运营商节省成本。
如今,很难区分某些类型的异常。例如,在有风条件下获取的具有接收功率或衰减数据的时间序列通常看起来与在多径传播条件下获取的时间序列相似,因此提供给运营商的反馈可能不准确。
因此,期望提供用于检测和分类点对点无线电链路处的干扰的改进功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和分类点对点无线电链路处的干扰的改进功能。
该目的是借助于包括至少两个链路节点的点对点无线电链路装置来实现的,其中,第一链路节点被布置为在第一载波频率上获得第一链路数据,并且第二链路节点被布置为在与第一载波频率分开的第二载波频率上获得第二链路数据。点对点无线电链路装置还包括分类单元,该分类单元被布置为从至少两个链路节点获得链路数据,并确定该链路数据是受到频率相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还是受到频率无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这是通过在时间窗口上将第一链路数据与第二链路数据进行比较来完成的。分类单元还被布置为:根据链路数据已被确定为是受到频率相关干扰事件的影响或还是受到频率无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输出干扰事件判定数据。
以这种方式,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输出干扰事件判定数据。
根据一些方面,分类单元被布置为:通过根据链路数据已被确定为是受到频率相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还是受到频率无关干扰事件的影响将链路数据映射到预定干扰事件集合中的干扰事件,来确定干扰事件。
以这种方式,可以以有效且准确的方式识别和确定干扰事件。
根据一些方面,分类单元被布置为:根据链路数据并根据链路数据已被确定为是受到频率相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还是受到频率无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获得针对预定干扰事件集合中的所有干扰事件的概率。分类单元被布置为根据这些概率映射链路数据。
以这种方式,可以以有效且准确的方式识别和确定干扰事件。
根据一些方面,频率相关干扰事件集合包括多径传播、选择性衰落和干扰链路节点中的至少任一项。根据一些其他方面,频率无关干扰事件集合包括风、雨、雪和信号路径中来自物体的阻碍中的至少任一项。根据一些其他方面,预定干扰事件集合至少包括频率相关干扰事件集合和频率无关干扰事件集合。
以这种方式,可以将预定干扰事件标记为频率相关的或频率无关的。
根据一些方面,分类单元被布置为:通过从频率相关干扰事件集合中或者从频率无关干扰事件集合中进行选择来确定干扰事件。根据链路数据已被确定为是受到频率相关干扰事件的影响还是受到频率无关干扰事件的影响来做出该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8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