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外机以及具备该室外机的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7821.8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有井悠介;佐多裕士;佐藤洋贵;筑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46 | 分类号: | F24F1/46;F24F1/30;F24F11/38;F24F11/49;F24F11/86;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 以及 具备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的室外机(2)是与室内机(3)连接而形成制冷循环装置(1)的室外机,具备压缩机(10)、冷凝器(20)、旁通回路以及制冷剂量检测部(70)。压缩机(10)压缩制冷剂。冷凝器(20)对从压缩机(10)输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旁通回路构成为使冷凝器(20)的流出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不通过室内机(3)而向压缩机(10)返回。制冷剂量检测部(70)包括:构成为对在旁通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加热的加热器(72)、和检测由加热器(72)加热后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4)。制冷剂量检测部(70)设置于与冷凝器(20)相比较气流的影响小的部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室外机以及具备该室外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2-132639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液体接收器、过冷却热交换器以及储能器。室内单元包括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在该制冷装置中,基于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温度效率,判定填充至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的适当与否。温度效率是将过冷却热交换器的出口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除以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最大温度差所得到的值。根据该制冷装置,能够检测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不足(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2639号公报
在上述制冷装置中,在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较小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不能高精度地检测基于过冷却度的降低引起的制冷剂量的减少,有可能使检测精度降低。另外,在使用具有温度梯度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例如,R407a、R448a、R449a、R463a等制冷剂)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由于温度效率的精度降低而使检测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做出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封入至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不足的室外机以及具备该室外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公开的室外机是与室内机连接而形成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具备:压缩机,其压缩制冷剂;冷凝器,其对从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旁通回路,其构成为使冷凝器的流出侧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不通过室内机,而向压缩机返回;以及制冷剂量检测部。制冷剂量检测部包括构成为对在旁通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加热的加热设备、和检测由加热设备加热后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加热后温度传感器。制冷剂量检测部设置在与冷凝器相比较气流的影响小的部位。
在该室外机中,若未产生制冷剂不足,则在加热设备中流动的制冷剂成为液体成分较多的状态,因此通过加热设备后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量小。另一方面,在产生制冷剂不足的情况下,在加热设备中流动的制冷剂成为气体成分较多的状态,因此通过加热设备后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量大(过热度大)。因此,在该室外机中,例如在通过加热设备后的制冷剂的温度上升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制冷剂不足。由此,无论制冷剂的过冷却度的大小如何、是否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都能够检测制冷剂不足。而且,在该室外机中,制冷剂量检测部设置于与冷凝器相比较气流的影响小的部位,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制冷剂量检测部受到气流的影响而使上述温度上升量产生误差。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室外机以及具备该室外机的制冷循环装置,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封入至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的制冷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概念性地表示未发生制冷剂不足的正常时的加热器周边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正常时的由加热器引起的制冷剂温度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概念性地表示制冷剂不足时的加热器周边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制冷剂不足时的由加热器引起的制冷剂温度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由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执行的制冷剂不足判定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7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