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装置及蓄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95625.7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恭介;日高尚志;馆龙;酒井秀明;浅井香敦;高田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4;H01M50/264;H01M50/291;H01M50/249;H01M10/647;H01M10/6551;H01M10/65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 地址: | 日本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装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蓄电池装置,其具备:
外装体,其具有两个外侧壁;
多个蓄电池单体组,其并列配置在前述两个外侧壁之间,分别由多个层叠的蓄电池单体构成;及,
保持机构,其配置在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之间,对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施加将前述蓄电池单体组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前述两个外侧壁按压的压力,由此,将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分别保持在前述外装体内,
其中,前述两个外侧壁,分别具有温控介质流路,所述温控介质流路流通可经由前述外侧壁而与前述蓄电池单体进行热交换的温控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温控介质流路设置于前述外侧壁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外装体是以沿前述蓄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的方向为挤压方向的挤压成型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保持机构由可因化学反应而膨胀的树脂或能够以预定的填充压力填充至前述外装体内的树脂构成,利用前述树脂的膨胀压力或填充压力,对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施加将前述蓄电池单体组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前述两个外侧壁按压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树脂将前述蓄电池单体组保持在前述外装体内,且在与所述树脂相邻的部位具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允许前述树脂在向前述树脂输入载荷而发生变形时进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保持机构由形状记忆合金板簧构成,
前述板簧利用弹簧反作用力,对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施加将前述蓄电池单体组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前述两个外侧壁按压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保持机构由具有弹性的线圈构成,所述线圈配置为其轴线方向沿前述蓄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
前述线圈藉由弹性扩径,对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施加将前述蓄电池单体组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前述两个外侧壁按压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线圈藉由朝向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位移而扩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线圈由具有传热性的空心线材构成,前述空心线材的内部构成第二温控介质流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保持机构由凸轮部件构成,所述凸轮部件由刚性体构成,该刚性体的从旋转中心起算的半径,相对于旋转方向,具有连续变化的截面形状;
前述凸轮部件配置在使其半径沿前述蓄电池单体组的按压方向增加的旋转位移位置,由此,对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施加将前述蓄电池单体组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前述两个外侧壁按压的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在前述凸轮部件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具有维持前述凸轮部件的旋转位移位置的固定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保持机构由按压部件构成,所述按压部件利用塑性变形可以增大前述蓄电池单体组的按压方向的宽度尺寸;
前述按压部件利用塑性变形,对前述多个蓄电池单体组,施加将前述蓄电池单体组彼此分离并朝向相反方向的前述两个外侧壁按压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56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拍摄装置监测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器人焊接单元的集成式电极维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