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可靠实时多用户通信的混合宏分集和协作中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5553.6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5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S·R·科斯拉维拉德;H·维斯瓦纳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 实时 多用户 通信 混合 分集 协作 中继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确定到无线多用户网络中的多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的强度;调度第一下行链路资源以用于向用户设备的第一组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消息,该用户设备的第一组包括具有最强信道的用户设备;以及使用广播和协作中继的组合调度第二资源以用于向剩余用户设备的第二组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消息。
技术领域
各种示例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多用户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的标准和产品开发的目标在于1-2m的有限时间预算内(例如诸如用于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网络)的可靠性要求为10-5至10-9。
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主要关注于1ms延时和10-5可靠性的要求。一些用例可能需要更严格的要求。例如,工业自动化用例(诸如运动控制)预计需要更高的可靠性,例如3GPP SA1要求中所规定的周期性业务模式的10-9可靠性。预计这些更严格的要求将在未来的发行版中被其他3GPP组采用。
因此,预计超可靠性将继续得到更详细的研究,诸如即将发布的3GPP发行版。
发明内容
该章节旨在包括示例,并不旨在进行限制。
在实施例的示例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确定到无线多用户网络中的多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的强度;调度第一下行链路资源以用于向用户设备的第一组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消息,该用户设备的第一组包括具有最强信道的用户设备;以及使用广播和协作中继的组合来调度第二资源以用于将剩余用户设备的第二组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消息。
实施例的附加示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当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前一段落的方法的代码。根据该段落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被体现在其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用于与计算机一起使用。
一种装置的示例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执行至少以下项:确定到无线多用户网络中的多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的强度;调度第一下行链路资源以用于向用户设备的第一组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消息,该用户设备的第一组包括具有最强信道的用户设备;以及使用广播和协作中继的组合调度第二资源以用于向剩余用户设备的第二组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消息。
在实施例的另一示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确定到无线多用户网络中的多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信道的强度的部件;用于调度第一下行链路资源以用于向用户设备的第一组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消息的部件,该用户设备的第一组包括具有最强信道的用户设备;以及用于使用广播和协作中继的组合调度第二资源以用于向剩余用户设备的第二组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消息的部件。
在实施例的示例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在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多用户网络中的第一用户设备处接收下行链路信息,该下行链路信息至少包括:对多个资源中的被调度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资源的指示,其中多个资源包括: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该第一资源被配置用于向具有最强信道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下行链路组传送第一下行链路消息,该第二资源用于基于广播和协作中继的组合向不在第一下行链路组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链路组传送第一下行链路消息,以及对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下行链路组中还是在第二下行链路组中的指示;以及根据下行链路信息来传输和/或接收第一下行链路消息和/或第二下行链路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实施例的附加示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当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前一段落的方法的代码。根据该段落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被体现在其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以与计算机一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5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