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逐次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5421.3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2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典子;三轮纮敬;中川成幸;村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2/18 | 分类号: | B21D2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逐次 成形 方法 | ||
设为这样的逐次成形方法:使用配置于金属板(W)的一面侧的工具(Τ)、夹持金属板(W)的周围的固定治具(1)以及具有沿着被加工部(F)的轮廓的至少局部的成形缘部(E)的模板(P1),将模板(P1)配置于金属板(W)的另一面侧,利用固定治具(1)将模板(P1)与金属板(W)的周围一起夹持并固定,将工具(Τ)按压于金属板(W)并使该工具(T)移动,从而在金属板(W)逐次成形三维形状的被加工部(F)。能够不使用成形模具而成形高精度的被加工部(F),谋求设备费用、制造成本的降低。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通过将工具按压于保持了周围的金属板并使该工具移动而将金属板逐次成形为三维形状时使用的逐次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逐次成形方法,例如,存在一种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逐次成形方法。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逐次成形方法使用对设为水平的金属板的周围进行固定的治具、配置于金属板的下表面侧的成形模具、配置于金属板的上表面侧的工具。治具是能够升降的构造。工具呈将顶端设为加工面的棒状,并能够沿正交的三轴方向移动。
在逐次成形方法中,通过将工具的顶端按压于金属板的上表面并使该工具的顶端移动,从而对金属板连续地施加塑性变形,一边改变工具的移动路径,一边使工具和治具下降。由此,在逐次成形方法中,以沿着成形模具的表面的方式使金属板逐渐地变形,最终,成形与成形模具的表面形状一致的三维形状的被加工部(成形品)。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875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逐次成形方法中,由于使用成形模具,因此,虽然能够得到精度良好的被加工部,但是在成形多个种类的被加工部的情况下,需要分别准备专用的成形模具。因此,在以往的逐次成形方法中,存在设备费用和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解决像这样的问题成为了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状况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使用成形模具就成形高精度的被加工部并能够实现设备费用、制造成本的降低的逐次成形方法。
本发明的逐次成形方法是使用配置于金属板的一面侧的工具而在金属板逐次成形向另一面侧突出的三维形状的被加工部的方法。在逐次成形方法中,使用夹持金属板的周围的固定治具和具有沿着被加工部的轮廓的至少局部的成形缘部的模板。并且,逐次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模板配置于金属板的另一面侧,利用固定治具将模板与金属板的周围一起夹持并固定,将工具按压于金属板的一面并使该工具移动,从而在金属板逐次成形三维形状的被加工部。
在本发明的逐次成形方法中,不使用成形模具,而与被加工部中的容易产生变形(误差)的部位相应地在金属板的另一面侧配置模板。在成形多个种类的被加工部的情况下,与使用各个种类的专用的成形模具相比,使用与被加工部的至少局部对应的模板的做法显然廉价。
并且,在逐次成形方法中,利用固定治具将模板与金属板的周围一起夹持并固定,将工具按压于金属板的一面并使该工具移动。此时,在逐次成形方法中,在配置有模板的部分,工具沿着模板的成形缘部移动,在工具与成形缘部之间约束金属板。由此,逐次成形方法能够提高被加工部的缘部的形状冻结性,使纵壁的张力增加,抑制被加工部的变形。
如此,逐次成形方法能够不使用成形模具而成形高精度的被加工部(成形品)并能够谋求设备费用、制造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驶辅助方法及行驶辅助装置
- 下一篇:有助于体腔检查和诊断的数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