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95254.2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4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伸;前田刚志;八柳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8F1/32 | 分类号: | F28F1/32;F25B39/02;F28D1/053;F28F1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朱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单元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目的在于得到使热交换性能提高且排水性能及相对于结霜的耐力提高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具备:扁平管;翅片,由具有在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板面的板状体形成,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配置,并配置成与扁平管的管轴交叉;及第一导水构件,配置在翅片的下方。翅片具备:管配置区域,设置于宽度方向上的一方的端缘,并形成供扁平管插入的插入部;及导水区域,是位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方的端缘且没有形成插入部的部分。第一导水构件具备:第一上表面,与翅片的下端部相向;第一棱线,在与管轴垂直的截面中在位于第一上表面的端部的棱线中接近上述另一方的端缘;及第二棱线,接近上述一方的端缘。第二棱线位于翅片的导水区域的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扁平管及翅片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涉及引导滞留于翅片的水的导水构件的配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热交换器中,已知为了使热交换性能提高而具备扁平管的热交换器,所述扁平管是截面为扁平多孔形状的传热管。作为这样的热交换器,存在将扁平管配置成使管轴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地配置的热交换器。这样的热交换器在扁平管的管轴方向上排列配置板状的翅片,在通过翅片之间的空气与在扁平管内流动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这样的热交换器中,已知配置有具有与热交换器的下端相向的面的间隔件的热交换器(例如专利文献1)。间隔件将结露水从热交换器的下端引导到底框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642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热交换器中,在由翅片和扁平管构成的热交换部的下方,遍及翅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地配置间隔件。因此,存在如下这样的课题:顺着翅片流下的水会滞留于翅片与间隔件的上表面之间。因此,在热交换部的下端部,水滞留并封闭翅片之间的风路,通过热交换部的空气的量下降,热交换性能下降。另外,当在低温外部空气条件下使用热交换器的情况下,滞留的水会冻结,冻结部以此为起点扩大,热交换部也有可能破损。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得到通过促进从热交换部的排水来提高相对于结霜的耐力及热交换性能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扁平管;翅片,所述翅片由具有在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板面的板状体形成,使所述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配置,并配置成与所述扁平管的管轴交叉;以及第一导水构件,所述第一导水构件配置在所述翅片的下方,所述翅片具备:管配置区域,所述管配置区域设置于作为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方的端缘的管配置侧端缘,并形成供所述扁平管插入的插入部;以及导水区域,所述导水区域是位于作为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方的端缘的导水侧端缘侧且没有形成所述插入部的部分,所述第一导水构件具备: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与所述翅片的下端部相向;第一棱线,所述第一棱线是在与所述管轴垂直的截面中位于所述第一上表面的端部的棱线中的、接近所述导水侧端缘的一方的棱线;以及第二棱线,所述第二棱线是在与所述管轴垂直的截面中位于所述第一上表面的端部的棱线中的、接近所述管配置侧端缘的一方的棱线,所述第二棱线位于所述翅片的所述导水区域的下方。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单元具备上述热交换器和向所述热交换器输送空气的送风机,所述热交换器配置成所述导水区域位于比所述管配置区域靠上风侧的位置。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搭载上述热交换器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作为第一导水构件的棱线中的、接近管配置区域的一方的棱线的第二棱线设置在翅片的导水区域的下方,所以翅片的下端部的水从第一导水构件的第二棱线向下方流动,促进从热交换器的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5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
- 下一篇: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的制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