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队列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4199.5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吕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62 | 分类号: | H04L47/62;H04L49/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臧建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队列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一种队列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应用于交换系统中,该交换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逻辑端口、至少两个传输队列和映射表,该映射表中至少存储有一个传输队列与至少一个逻辑端口的映射关系,每个逻辑端口对应一个传输流,且传输队列的数量小于逻辑端口的数量,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逻辑端口对应的第一传输流和第二逻辑端口对应的第二传输流(41),在该交换系统中空闲状态队列的数量小于第一阈值时(42),将原本通过第一传输队列传输的所述第一传输流、原本通过第二传输队列传输的所述第二传输流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传输(43),更新上述映射表,更新后的映射表中第一传输队列与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具有映射关系(44)。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队列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交换网(switch fabric,SF)系统由上行交换网接口芯片(ingressfabric interface chip,iFIC)和下行交换网接口芯片(egress fabric interface chip,eFIC)以及多个中间级的交换单元(switch element,SE)组成。SF系统用于将iFIC接收到的数据流交换到eFIC。为了保证SF系统的服务质量,可以在iFIC内设置多个虚拟输出队列(virtual output queue,VOQ)用以缓存去往不同目的eFIC或者每个eFIC所包含的多个出端口的数据流,以防止去往不同端口的数据流被阻塞的问题。
现阶段,对于NxN的SF系统,N为正整数,iFIC中可以设置至少N个VOQ用于对应N个eFIC,若每个eFIC的输出端口再细分为更多的粒度(比如,优先级(class of service,Cos),此时,iFIC中可能需要设置更多的VOQ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流根据目的输出端口或目的端口优先级传输到SE,进而传输到目的输出端口。但是,当SF系统的规模较大时,iFIC中需要设置的VOQ的数量会很多。例如,假设SF系统有2K个eFIC,每个eFIC具有48个端口,每个端口又细分为8个优先级,此时,iFIC中需要设置的VOQ的数量为:768K,即根据2K乘以48乘以8得到,这么大数量的VOQ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才能实现。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SF系统的复杂度,减少VOQ耗费的资源,可以仅设置部分VOQ,该部分VOQ的数量小于SF系统中需要设置的最大VOQ数量,该最大VOQ数量是指根据SF系统中eFIC的输出端口数量以及端口优先级数量确定的SF系统所需的理论VOQ数量。例如,当SF系统最多需要的理论VOQ数量为N1个时,可以仅设置N1/2个VOQ,且要求SF系统中同时传输的数据流数量不超过N1/2,其中,N1为正整数。
然而,虽然上述现有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低SF系统等交换系统的复杂度,减少队列耗费的资源,但是这种方案的灵活性低,当交换系统中传输的数据流数量大于设置的队列数量时,可能会因为设置的队列资源耗尽而产生数据流丢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队列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设置的队列资源耗尽而产生的数据流丢失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队列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交换系统,所述交换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逻辑端口、至少两个传输队列和映射表,所述映射表中至少存储有一个传输队列与至少一个逻辑端口的映射关系,每个逻辑端口对应一个传输流,所述传输队列的数量小于所述逻辑端口的数量,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逻辑端口对应的第一传输流和第二逻辑端口对应的第二传输流;
在所述交换系统中空闲状态队列的数量小于第一阈值时,将原本通过第一传输队列传输的所述第一传输流、原本通过第二传输队列传输的所述第二传输流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传输,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交换系统中设置的传输队列的数量;
更新所述映射表,更新后的所述映射表中所述第一传输队列与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所述第二逻辑端口具有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4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域映射的复合网络指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集成有调节阀的淋浴头用花洒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