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电装置及送电装置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3996.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4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行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60 | 分类号: | H02J50/60;H02J7/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电 装置 控制 方法 | ||
送电装置(300)具备: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受电线圈(22)非接触供电的送电线圈(42)、至少覆盖送电线圈(42)的轴向上面的罩(43)、配置在送电线圈(42)和罩(43)之间的异物检测线圈(41)、保持送电线圈(42)和异物检测线圈(41)之间的间隔,并使送电线圈(42)和异物检测线圈(41)相对于地面上升及下降的升降机构(17)。异物检测线圈(41)在检测异物之前配置在轴向上与罩(43)隔开规定距离。当异物检测线圈(41)检测异物时,升降机构(17)使异物检测线圈(41)上升,以使异物检测线圈(41)和罩(43)之间的距离比规定距离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电装置及送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从设置在地面的送电线圈向设置在车辆上的受电线圈非接触地供电的技术(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在送电线圈和覆盖该送电线圈的罩之间设置了空气层,减少了送电线圈的焦耳热向罩传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3645号公报
有时在送电线圈的轴向上侧设置异物检测线圈。如果应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在异物检测线圈和罩之间设置空气层,则异物检测线圈与罩之间的距离变长。由此,异物检测精度有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限制送电线圈和罩之间的热传递,并且提高异物检测精度的送电装置以及送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送电装置,具备:送电线圈,其向设置在车辆上的受电线圈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电;罩,其至少覆盖送电线圈的轴向上面;异物检测线圈,其配置在送电线圈和罩之间;升降机构,其保持送电线圈和异物检测线圈之间的间隔,使送电线圈及异物检测线圈相对于地面上升及下降。在异物检测线圈检测异物时,升降机构使异物检测线圈上升,以使异物检测线圈与罩之间的距离比规定距离更短。
根据本发明,能够限制送电线圈和罩之间的热传递,并且提高异物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的概略电路图。
图3A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待机状态的图。
图3B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异物检测状态的图。
图3C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送电线圈和罩之间的距离与送电线圈的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另外,图4是表示送电线圈和罩之间的距离与受电线圈的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时间和部件保护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一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A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待机状态的图。
图8B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异物检测状态的图。
图8C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1的充电状态的图。
图9A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待机状态的图。
图9B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异物检测状态的图。
图9C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2的充电状态的图。
图10A是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3的充电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3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