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多连接架构下配置最小化路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1120.3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6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黄河;高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架构 配置 最小化 方法 装置 系统 | ||
公开了用于在具有多连接架构的无线网络中配置最小化路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无线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用于最小化路测(MDT)测量的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二无线通信节点;和从第二无线通信节点接收响应于用于MDT测量的配置信息的反馈。第一无线通信节点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二者均为无线网络中的节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具有多连接架构的无线网络中配置最小化路测功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通常使用路测来检查覆盖质量和系统性能是否达到期望的设计要求。在传统的路测中,专业人员,例如网络优化者,沿着随机路线驾驶车辆。他们每个人都使用测量终端来记录沿路线的事件和测量值,并将记录提供给运营商用于网络优化。该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和时间,这给网络运营商建立和维护网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降低手动路测的成本和复杂性,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和演进的UTRAN(E-UTRAN)发布版本10中引入了最小化路测(MDT)功能。UTRAN包括基站节点B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E-UTRAN包括演进的基站eNB。对应于UTRAN的核心网络(CN)包括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移动交换中心(MSC)服务器、服务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SGSN)等。对应于E-UTRAN的CN包括HSS、移动管理实体(MME)等。MDT功能通过用户设备(UE)或终端自动地收集测量信息,并通过控制平面信令将测量信息报告给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对于UTRAN系统,测量信息被报告给RNC;对于E-UTRAN系统,测量信息被报告给eNB。然后,将测量信息通过RAN报告给运行和维护(OAM)系统的跟踪收集实体(TCE)以进行网络优化,例如,用于发现和解决网络覆盖问题。
此外,MDT功能可被用于收集无法实现手动路测的区域(例如室内区域和私人区域)中的无线测量信息。但是,有关MDT的现有技术仅专注于单连接架构下的无线网络中的路测,其中终端仅连接到单个基站进行服务。因此,用于在无线网络中配置MDT的现有系统和方法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旨在解决关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以及提供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而将变得显而易见的附加特征。根据各种实施例,本文公开了示例性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然而,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是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呈现的,并且对于阅读了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同时保留在本公开范围之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无线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传送用于最小化路测(MDT)测量的配置信息;以及从第二无线通信节点接收响应于用于MDT测量的配置信息的反馈。第一无线通信节点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二者均为无线网络中的节点。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无线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传送用于最小化路测(MDT)测量的请求;从第二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用于MDT测量的配置消息;以及向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传送响应于配置消息的反馈。第一无线通信节点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二者均为无线网络中的节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无线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第二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用于最小化路测(MDT)测量的配置信息;向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传送响应于用于MDT测量的配置信息的反馈。第一无线通信节点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二者均为无线网络中的节点。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无线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第二无线通信节点接收用于最小化路测(MDT)测量的请求;向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传送用于MDT测量的配置消息;以及从第二无线通信节点接收响应于配置消息的反馈。第一无线通信节点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二者均为无线网络中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