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换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91105.9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海野友洋;石井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M3/155;H02M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变换器 | ||
电力变换器(100)具有:电力变换电路(1),其将输入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或交流电力;冷却器(2),其载置电力变换电路,并且对该电力变换器进行冷却;以及罩部件(3),在其与冷却器之间对电力变换电路进行收容。冷却器(2)具有:主体部(20);制冷剂流路(21),其形成于主体部的内部,制冷剂能够在该制冷剂流路(21)流通;以及制冷剂进出部(22),其与制冷剂流路连接,具有将制冷剂从冷却器的外部导入的制冷剂导入管(22a)以及将制冷剂向冷却器的外部排出的制冷剂排出管(22b)。制冷剂进出部(22)与主体部接合,该接合部分的接合强度比主体部的强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变换器。
背景技术
JP2014-225938A中公开了如下构造,即,在电力变换装置所具有的冷却器中,为了提高针对输入至用于相对于外部将制冷剂导入/排出的制冷剂导入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力的耐久性,利用连结板将制冷剂导入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彼此连结,并且经由夹具在多个部位利用螺栓紧固于将冷却器覆盖的外壳。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电力变换装置中,利用连结板、夹具将制冷剂导入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固定于外壳,因此为了将电力变换装置配置于外壳内所需的空间扩大,外壳整体的尺寸会增大。另外,连结板、夹具、以及外壳分别需要具有耐受外力的强度,因此需要具有该强度的高价的部件,会导致成本增加。
另外,上述电力变换装置经由夹具等而使得输入至制冷剂导入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力分散至包含外壳在内的冷却器整体,由此提高耐久性。因此,在输入的外力较大的情况下,不仅制冷剂导入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冷却器主体也有可能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即,即使在输入至制冷剂导入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的外力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需连结板、夹具等部件而避免冷却器主体损伤。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具有:电力变换电路,其将输入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或交流电力;冷却器,其载置电力变换电路,并且对该电力变换器进行冷却;以及罩部件,在其与冷却器之间对电力变换电路进行收容。冷却器具有:主体部;制冷剂流路,其形成于主体部的内部,制冷剂能够在该制冷剂流路流通;以及制冷剂进出部,其与制冷剂流路连接,具有将制冷剂从冷却器的外部导入的制冷剂导入管以及将制冷剂向冷却器的外部排出的制冷剂排出管。制冷剂进出部与主体部接合,该接合部分的接合强度比主体部的强度低。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一起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车载用电力变换器进行说明的概略结构图。
图2A是用于对冷却器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的图。
图2B是用于对冷却器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器实现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4A是从斜下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冷却器和加强部件的斜视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电力变换器的A-A剖面图。
图5A是从电机的轴向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器的主视图。
图5B是从与电机的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器的侧视图。
图6A是从与电机的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器的其他方式的侧视图。
图6B是从电机的轴向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器的其他方式的主视图。
图7A是从与电机的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器的其他方式的侧视图。
图7B是从电机的轴向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器的其他方式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