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为通过PDCCH命令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提供RACH时机指示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无线终端和基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9642.X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雅;约翰·艾克斯纳斯;阿斯布乔恩·格罗伟伦;那伽·维什努·康德·伊鲁库拉帕蒂;林兴钦;赵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0 | 分类号: | H04W74/00;H04W74/08;H04L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黄亮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pdcch 命令 发起 随机 接入 过程 提供 rach 时机 指示 方法 以及 相关 无线 | ||
可以提供一种操作与网络节点(900)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800)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网络节点(900)接收(1001)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命令。该PDCCH命令可以包括要用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1前导码传输的RACH时机的标识。此外,该标识可以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第一索引指示RACH时机集合,并且第二索引指示与该集合相关联的RACH时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PDCCH命令,使用该RACH时机向网络节点(900)发送(1003)消息1前导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以及相关的无线终端和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随机接入(RA)过程是蜂窝系统中的关键功能。在LTE中,想要接入网络的无线终端UE通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的上行链路中发送前导码(Msg1)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接收到前导码并检测到随机接入尝试的gNB(下一代节点B或TRP传输和接收点,即基站、接入节点等)将在下行链路中通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Msg2)进行响应。该RAR携带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其让UE通过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用于终端标识的后续消息(Msg3或消息3)来继续该过程。如图1所示,为新无线电NR设想类似的过程。
在发送PRACH前导码之前,UE在框101在广播信道上在SS块(例如,NR-PSS、NR-SSS、NR-PBCH)中接收同步信号集合和配置参数这二者,可能会使用在另一信道上接收的配置参数来补充。
图1示出了NR 4步骤初始接入过程。在框101,基站gNB可以发送包括NR-PSS、NR-SSS和NR-PBCH在内的SS/PBCH块,并且在框103,基站gNB可以发送包括RMSI(剩余最小系统信息)和OSI(其他系统信息)在内的广播系统信息。在框105,无线终端UE可以发送NR-PRACH(新无线电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并且在框107,基站gNB可以响应于NR-PRACH前导码而发送NR-RAR(新无线电随机接入响应)。在框109,无线终端UE可以使用由NR-RAR指示的一种/多种资源在NR-PUSCH(新无线电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进行发送,并且在框111,基站gNB可以发送CMR(竞争解决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可以通过由网络以“PDCCH命令”发起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命令来发起,以例如在下行链路DL数据传输之前进行上行链路UL同步,以允许在UL时间对齐可能已经丢失时发送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由PDCCH所命令的随机接入过程也可用于定位和获得主小区和辅小区之间的定时提前对齐。
在LTE中,通过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1A来支持由PDCCH命令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根据3GPP TS 36.212 v14.1.1(第5.3.3.1.3节),以下信息是在其用于由PDCCH命令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时借助于DCI格式1A来发送的:
-载波指示符-0或3比特。该字段根据[3]中的定义而存在。
-用于格式0/格式1A差异化的标志或用于格式0A/格式1A差异化的标志
-1比特,其中,值0表示格式0或格式0A,而值1表示格式1A
-本地/分布式VRB分配标志-1比特被设置为“0”
-资源块分配-比特,其中,所有比特应被设置为1
-前导码索引-6比特
-PRACH掩码索引-4比特
-将格式1A中用于一个PDSCH码字的紧凑调度分配的所有剩余比特都设置为零
层1随机接入过程是在高层请求PRACH传输时触发的,该高层配置PRACH传输参数,如前导码格式、频率资源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9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