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及优化解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8643.2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孝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1M17/007;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位置 优化 解析 方法 装置 | ||
1.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其使用车身骨架模型来求出与焊接并用地利用结构用粘接剂对部件组进行粘接的最佳位置,所述车身骨架模型具有由平面要素及/或立体要素形成的多个部件,且所述车身骨架模型中预先设定有将所述多个部件以部件组的形式进行焊接的焊接部,所述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粘接候补位置设定步骤,其中,计算机在成为利用所述结构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的候补的位置配置作为所述结构用粘接剂的粘接要素;
优化解析条件设定步骤,其中,根据操作者的指示,计算机针对配置有所述粘接要素的所述车身骨架模型设定包含在优化解析中施加于所述车身骨架模型的载荷条件的优化解析条件;和
优化解析步骤,其中,计算机以设定了所述优化解析条件的所述车身骨架模型的所述粘接要素为优化的解析对象进行优化解析,求出满足所述优化解析条件的粘接要素的位置作为利用所述结构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接候补位置设定步骤中连续地配置所述粘接要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车辆模型生成步骤,其中,计算机在设定有装配件或盖件的车身骨架模型上连接底盘模型以生成车辆模型;和
行驶解析步骤,其中,计算机进行所述车辆模型的行驶解析,获取行驶时在所述车身骨架模型中的与所述底盘模型连接的连接部处产生的载荷及/或位移作为载荷条件,
将在所述行驶解析步骤中获取到的载荷条件设为所述优化解析条件设定步骤中的载荷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车辆模型生成步骤,其中,计算机在设定有与装配件或盖件相当的质量的车身骨架模型上连接底盘模型以生成车辆模型;和
行驶解析步骤,其中,计算机进行所述车辆模型的行驶解析,获取行驶时在所述车身骨架模型中的与所述底盘模型连接的连接部处产生的载荷及/或位移作为载荷条件,
将在所述行驶解析步骤中获取到的载荷条件设为所述优化解析条件设定步骤中的载荷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接候补位置设定步骤中,在设定有装配件及/或盖件的车身骨架模型中配置所述粘接要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接候补位置设定步骤中,在设定有与装配件及/或盖件相当的质量的车身骨架模型中配置所述粘接要素。
7.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装置,其使用车身骨架模型来求出与焊接并用地利用结构用粘接剂对部件组进行粘接的最佳位置,所述车身骨架模型具有由平面要素及/或立体要素形成的多个部件,且所述车身骨架模型中预先设定有将所述多个部件以部件组的形式进行焊接的焊接部,所述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粘接候补位置设定部,其在成为利用所述结构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的候补的位置配置作为所述结构用粘接剂的粘接要素;
优化解析条件设定部,其针对配置有所述粘接要素的所述车身骨架模型设定包含在优化解析中施加于所述车身骨架模型的载荷条件的优化解析条件;和
优化解析部,其以设定了所述优化解析条件的所述车身骨架模型的所述粘接要素为优化的解析对象进行优化解析,求出满足所述优化解析条件的粘接要素的位置作为利用所述结构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的粘接位置的优化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候补位置设定部连续地配置所述粘接要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86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