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因取向而异的控制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5910.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D·C·帕克;K·阿加德;N·斯里尼瓦桑;B·G·H·鲁热;M·施维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利鸣;陈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控制 | ||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设备的因取向而异的控制。一个示例可以包括用于控制计算设备的功能的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该示例可以包括响应于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的接合而提供与计算设备的第一取向有关的第一功能。该示例还可以包括响应于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在计算设备的第二取向中的接合而提供第二功能。
附图简述
各附图例示了本文档中所传达的诸概念的实现。所例示的实现的特征可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来更容易地理解。在可行的情况下,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指代相同的元件。此外,每个附图标记的最左边的数字传达其中首次引入该附图标记的附图及相关联的讨论。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为方便读者,元件及其相关联的附图标记两者都被显示在绘图页面上。否则,仅附图标记被示出。
图1A-1C示出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些实现的示例设备的透视图。
图2A-5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概念的一些实现的示例设备的截面图。
描述
本发明概念涉及设备的因取向而异的控制。在一些实现中,用于控制设备的不同功能可以取决于设备的取向(诸如闭合或打开取向)而被访问。示例设备可以是可折叠计算设备。当设备处于闭合取向(例如,折叠在一起)时,接合设备的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例如,按钮)可以实现第一功能范围。但是,当设备的取向变化时,经由同一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可访问的功能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当设备处于打开取向时,接合同一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可以实现不同的第二功能范围。如此,因取向而异的控制概念可以为设备的各组件提供增加的灵活性和/或简化用户体验。
介绍性图1A-1C共同示出示例设备100的用例场景。设备100具有由铰链组装件106可旋转地紧固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部分102和104。铰链组装件106可以提供(例如,从零度到360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102和104的旋转范围。在一些实现中,设备100可以是手持式计算设备,诸如智能电话类型的设备。第一部分102可以具有内表面108和外表面110。第二部分104也可以具有内表面112和外表面114。(注意,在图1A至1C中,内表面108和外表面114背对观察者,因此不能直接看到)。设备100可以由用户116持有。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器118。
设备100可以具有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在图1A中,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的替换位置被示出,包括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120(1)和120(2)。示例位置并不意味着是限制性的,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在设备100上的其他位置也可被构想。在图1B和1C中,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的一个位置被示出以避免在绘图页面上造成拥挤。
图1A描绘了处于闭合取向的设备100,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102和104的内表面108和112被定位成彼此平行并彼此抵靠(例如,彼此覆盖)。在此情况下,外表面110和114面向外,其中第一部分的外表面110面向读者,而第二部分的外表面114面向用户116的手指。闭合取向可以非常紧凑并且易于用户运输。例如,设备可能适合放在用户的口袋中。此外,在此闭合取向中,内表面可以被外表面保护。
在此实现中,设备100的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可以从闭合取向提供第一功能。第一功能的各示例可以包括使设备100打开和/或使设备通电(例如,开机、从睡眠模式中醒来)。
假设此时用户116想要使用设备100。例如,用户可能希望能够查看显示器118。如图1B所示,用户116可以简单地接合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以打开设备。用户116可以在按下或不按下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的情况下实现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的接合。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以简单地将手指或拇指放在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上以进行接合,而无需推动和/或改变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相对于设备100的高度。在其他情况下,用户可以将因取向而异的致动器120朝向设备100按下以进行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5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