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V2V通信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84191.0 | 申请日: | 201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斯特林-加拉赫;栗忠峰;马里奥·凯斯坦尼达;罗健;周冁;康斯坦丁诺·马诺拉基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5/00;H04W4/02;H04B7/0404;H04B1/3822;H04W4/46;H04B1/40;H04L67/5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v2v 通信 发送 设备 接收 | ||
1.一种发送设备(100),具体用于车辆-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100)包括:
多个天线端口(101),其中
每个天线端口(101)用于发送信号并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
根据每个天线端口(101)的位置,从用于信号发送的资源集合(600)中为所述天线端口(101)分配唯一资源;
其中,为天线端口(101)分配多个唯一资源,以同时发送不同信号;和/或
天线端口(101)用于使用单独的波束(1400a,1400b)发送不同信号;
其中,为设置于第一空间区域的所述天线端口(101)的第一集合分配所述资源的第一逻辑子集;
为设置于第二空间区域的所述天线端口(101)的第二集合分配所述资源的第二逻辑子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100)设置于车辆(200)或用户设备(user device,UE)上,包括:
所述车辆(200)或所述UE的至少一个处理器(201);
多个天线端口(101),其中,所述多个天线端口(101)安装在所述车辆(200)或所述UE的不同位置上,并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201)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设备(100),其特征在于,
资源是频率资源、时间资源和/或码资源;和/或
根据每个天线端口(101)的位置,为所述天线端口(101)分配不同的频带或子频带、不同的时段或时隙,和/或不同的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100),其特征在于,用于:在通过天线端口(101)
发送信号时,在所述信号中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100)的标识信息(1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100),其特征在于,用于:在通过天线端口(101)
发送信号时,在所述信号中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天线端口(101)的总数(1001),
-所述资源集合(600)中包括的资源的总数(1001),
-所述天线端口(101)的位置信息(1002,1200,1401),
-天线端口(101)与至少一个其它天线端口(101)之间的距离信息(10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1004)
-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1005)
-SS PBCH块
-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
-位置参考信号(Position Reference Signal,PRS)
-发现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100),其特征在于,
天线端口(101)用于同时发送并接收信号。
8.一种接收设备(300),具体用于车辆-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300)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振子,用于接收信号;
至少一个处理器(302),用于基于用于信号发送的资源集合(600)中的资源确定接收信号的发送设备(100)的位置和/或朝向信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02)用于基于到达角度(401)确定所述发送设备(100)的所述位置和/或朝向信息;
所述接收设备(300),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天线振子接收的信号的第一到达角度(401)以及至少第二天线振子接收的同一信号的第二到达角度(40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到达角度(401)和所述第二到达角度(401)确定所述发送设备(100)的所述位置和/或朝向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41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