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83717.3 | 申请日: | 201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7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T·班格思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维特泽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1/04 | 分类号: | B63B21/04;B63B21/56;B63B35/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付林;王小东 |
| 地址: | 丹麦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拖船 | ||
一种用于辅助海运船舶(2)进行操纵的拖船(1)包括具有周边P的船体(11)。所述拖船还包括缆索操控系统(10),所述缆索操控系统(10)包括缆索引导机构(100)。所述缆索引导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船体移动到操作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所述缆索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拖船的缆索(13)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周边的预定区域R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辅助海运船舶进行操纵的拖船。
背景技术
拖船有助于通过推动或拖曳另一船舶来操纵另一船舶。例如,另一船舶可能不被准许在它自身的推进下移动,诸如在拥挤的港口或窄运河中的集装箱船,或可能不能在它自身的推进下移动,诸如失控船。
为了使拖船能够拖曳另一船舶(诸如集装箱船),拖缆必须在拖船与另一船舶之间延伸并且被固定到拖船和另一船舶。一种提供这种拖缆的方式涉及在船舶之间连续交换强度(且通常为直径)递增的缆索。例如,已知将撇缆的一端(例如,直径为12毫米)从另一船舶(诸如从另一船舶的船头或船尾)抛掷到拖船。通常将撇缆的一端从另一船舶抛掷给拖船上(诸如在拖船的甲板上)的熟练水手(AB)。AB接住撇缆,并将它系到储存在拖船上的引缆(例如直径为24毫米)。引缆附接到拖缆(例如直径为76毫米),拖缆也储存在拖船上并且附接到拖船。然后例如使用另一船舶的绞盘将撇缆,之后是引缆,然后是拖缆向上拉动到另一船舶。然后诸如通过将拖缆放置在另一船舶上的系船柱上来将拖缆附接到另一船舶。拖船然后能够使用在拖船与另一船舶之间延伸的拖缆来操纵另一船舶。
另一船舶的撇缆常常重量较轻并且对风敏感,所以可能难以将撇缆准确地抛向拖船。因此,众所周知,诸如通过在撇缆中系大结(称为“猴爪”或“猴拳”)来增加要抛掷的撇缆的一端的重量。图13中示出了示例性猴拳结。在一些情况下,在结中包括额外的重量,这样的金属物体例如螺栓,以有助于准确地抛掷撇缆的该端。然而,这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AB如果被撇缆中的猴拳击中可能会受伤。此外,在极端情况下,拖船本身(诸如它的甲板)可能因重的猴拳的冲击而损坏。
此外,在海上或甚至在大型港口的条件可能使拖船船员难以抓住拖船的缆索(诸如引缆),或将拖船的缆索对准并系到另一船舶的缆索(诸如撇缆)。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海运船舶进行操纵的拖船,所述拖船包括:具有周边的船体,以及缆索操控系统,所述缆索操控系统包括缆索引导机构,所述缆索引导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船体移动到操作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所述缆索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拖船的缆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周边的预定区域的移动。
这个系统能够帮助所述拖船的AB或其他船员为拖曳另一船舶(诸如集装箱船),尤其是在不良天气条件下做准备。
任选地,所述缆索引导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引导装置,所述或每个引导装置包括引导臂,所述引导臂在所述缆索引导机构处于所述操作位置时向上突出远离所述船体并且被配置为使得在使用中,所述拖船的叠加在所述引导臂上的所述缆索的一部分被促进沿着所述引导臂朝向所述周边的所述预定区域移动。
任选地,所述引导臂能够围绕枢轴点相对于所述船体旋转,以便使所述引导臂的远离所述枢轴点的一端朝向和远离在所述拖船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移动。
任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包括第一这种引导装置和第二这种引导装置。进一步任选地,所述第一引导装置和所述第二引导装置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引导装置和所述第二引导装置的相应的引导臂能够朝向和远离彼此移动。
任选地,所述缆索引导机构能够围绕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拖船的甲板的轴线旋转。任选地,所述缆索引导机构能够旋转所围绕的所述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拖船的宽度。
任选地,所述缆索操控系统包括缆索接合器,所述缆索接合器用于在所述拖船的所述缆索处于所述周边的所述预定区域时与所述拖船的所述缆索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维特泽尔公司,未经斯维特泽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3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