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复合电介质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82164.X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1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崎淳史;田边信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C01G33/00;H01B3/00;H01G4/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吕秀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钙钛矿型 复合 氧化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电介质 材料 | ||
一种利用下述通式(1)所示的硅烷偶联剂包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而成的改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XY)aSi(OZ)4‑a(1)(通式(1)中,X为氢原子、环氧基、氨基、乙烯基、(甲基)丙烯酸基、异氰酸酯基或巯基,Y为碳原子数5以上的直链状亚烷基,Z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3的烷基、乙酰基或碳原子数2~4的烷氧基烷基,a为1或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复合电介质、复合压电体的无机填充材料有用的改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改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复合电介质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业的高度电子控制化中,作为需要高性能的无源设备,大多使用将陶瓷粉末成型后、将其烧制而得到的陶瓷烧结体。关于电路的处理、部件的安装,在变得复杂的同时,也受到低成本化、省空间化、高速化、高可靠性化等很多要求,现今仍在继续进展。在这种背景下,陶瓷烧结体的尺寸和形状、安装等因成型法而受到很多制约。另外,烧结体由于高硬度且脆性,所以难以自由加工,获得任意的形状以及复杂的形状极其困难。
因此,在树脂中分散有强电介质、热电体、压电体等广义统称为电介质的无机填充材料的复合电介质材料,作为加工性优异、且具有高介电特性、低损失特性、热电特性、压电特性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原材料备受关注。
作为在其中使用的无机填充材料,例如,已知有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存在比表面积经时间变化、使介电特性下降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与水接触时,存在结构中的Ba、Ca、Sr、Mg等A位金属溶出,随此发生树脂与无机填充材料的界面剥离、或因离子迁移而发生绝缘劣化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2~4所记载,已知为了提高树脂中的分散性,用偶联剂对钛酸钡等的无机填充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专利文献5和6中记载了,为了改善与树脂的混合性,用硅烷偶联剂对钛酸钡等的金属氧化物进行表面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9376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490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5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240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308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7-199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得知,仅用偶联剂对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进行处理,无法充分地降低比表面积的经时间变化以及Ba等A位金属的溶出,与树脂的混合性也存在改善的余地。对于向树脂中的均匀的填充性以及与树脂的亲和性而言,向有机溶剂的良好分散性是不可欠缺的,对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未进行处理或者即使利用现有的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也难以在有机溶剂中获得充分的分散。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向树脂中的填充性和分散性优异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实情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利用特定的硅烷偶联剂包覆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向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变得优异,向树脂中的填充性和分散性优异,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一种改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利用下述通式(1)所示的硅烷偶联剂包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2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植物病原体的化合物
- 下一篇:制备乙烯和丙烯离聚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