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造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80763.8 | 申请日: | 2018-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9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下田章雄;高桥启介;河井和纪;越后隆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3/16;B29C64/153;B29C64/268;B29C64/371;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造型 装置 | ||
1.一种三维造型装置,其具备激光照射单元、护罩和保护部件,
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具有光学系统,
所述护罩具有从一端开口部延伸设置到另一端开口部的内侧空间,
所述保护部件配置在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处,供从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发出的激光透过到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并通过另一端开口部而通过至所述护罩的外部空间,并且所述保护部件将所述激光照射单元与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隔断,
所述三维造型装置通过反复进行下述工序来制作三维的造型物,该工序为:在通过驱动机构使自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发出的激光对在造型区域形成的粉体层改变照射位置的同时,使该激光通过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进行照射,对构成所述粉体层的粉体实施烧结或熔融固化,
所述三维造型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护罩具备筒状的内侧隔壁部和筒状的外侧隔壁部,
所述内侧隔壁部划定所述内侧空间,并且用于向该内侧空间供气的供气口设置在相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的位置上;
所述外侧隔壁部在所述内侧空间的外侧与所述内侧隔壁部一起划定外侧空间,该外侧空间在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开口,且在相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的位置封闭,
在所述外侧隔壁部上设置有向该外侧隔壁部的径向外侧开口且用于从该外侧空间排气的排气口,
所述另一端开口部处的所述内侧空间的通气面积比上游侧部分处的所述内侧空间的通气面积大,所述上游侧部分相比所述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一端开口部,
在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处的由所述外侧隔壁部形成的筒体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处的由所述内侧隔壁部形成的筒体的端部更远的位置,
设置于所述外侧隔壁部的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之间的距离长,
所述内侧空间的通气面积从所述上游侧部分到所述另一端开口部连续地增加。
2.一种三维造型装置,其具备激光照射单元、护罩和保护部件,
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具有光学系统,
所述护罩具有从一端开口部延伸设置到另一端开口部的内侧空间,
所述保护部件配置在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处,供从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发出的激光透过到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并通过另一端开口部而通过至所述护罩的外部空间,并且所述保护部件将所述激光照射单元与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隔断,
所述三维造型装置通过反复进行下述工序来制作三维的造型物,该工序为:在通过驱动机构使自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发出的激光对在造型区域形成的粉体层改变照射位置的同时,使该激光通过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进行照射,对构成所述粉体层的粉体实施烧结或熔融固化,
所述三维造型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护罩具备筒状的内侧隔壁部和筒状的外侧隔壁部,
所述内侧隔壁部划定所述内侧空间,并且用于向该内侧空间供气的供气口设置在相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的位置上;
所述外侧隔壁部在所述内侧空间的外侧与所述内侧隔壁部一起划定外侧空间,该外侧空间在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开口,且在相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的位置封闭,
在所述外侧隔壁部上设置有向该外侧隔壁部的径向外侧开口且用于从该外侧空间排气的排气口,
所述另一端开口部处的所述内侧空间的通气面积比上游侧部分处的所述内侧空间的通气面积大,所述上游侧部分相比所述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一端开口部,
在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处的由所述外侧隔壁部形成的筒体的端部位于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处的由所述内侧隔壁部形成的筒体的端部更远的位置,
设置于所述外侧隔壁部的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之间的距离长,
所述内侧空间的通气面积从作为所述上游侧部分的设置有所述供气口的部分到所述另一端开口部连续地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内侧隔壁部的所述供气口构成为将惰性气体朝向激光的路径导入所述内侧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07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