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树脂制框体的固定窗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0649.5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1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1/10 | 分类号: | B60J1/10;B60J5/04;B60J10/22;B60J10/7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葛臻翼;张佳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制框体 固定 窗玻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固定窗玻璃,其是具备被安装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窗玻璃的周缘部、且具有用于引导升降窗玻璃的导向器部的树脂制框体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制框体是具有在厚度方向上挟持所述固定窗玻璃的周缘部的截面U字形状的硬质部、和被覆所述硬质部的软质部的一体成形品,
所述硬质部在所述固定窗玻璃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中具有缓冲产生于所述固定窗玻璃和所述树脂制框体之间的应力的缓冲部,
所述软质部填充在所述缓冲部中,所述软质部被覆包含所述缓冲部的硬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配置于所述固定窗玻璃的车内面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是薄壁部、或贯通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部、或所述贯通槽在截面中是梯形、矩形、或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部是形成于所述硬质部的与所述固定窗玻璃的相反侧、在所述升降窗玻璃升降的方向上延伸的截面U字形状的槽。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部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所述硬质部由含有纤维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部和所述软质部的基础材料是相同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为聚丙烯或聚氯乙烯。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制框体是所述硬质部和所述软质部的双色成形品。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部的硬度以洛氏硬度计为70~130,所述软质部的硬度以JIS K6253的A类型计为50~98。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部和固定窗玻璃的周缘之间具有底涂层。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玻璃是单板玻璃或夹层玻璃。
13.一种固定窗玻璃的制造方法,其是具备一体成形于固定窗玻璃的周缘部、且具有用于引导升降窗玻璃的导向器部的树脂制框体的固定窗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截面U字形状的硬质部的第一成形工序和
形成被覆所述硬质部的截面U字形状的软质部的第二成形工序,
其中,所述硬质部在厚度方向上挟持所述固定窗玻璃的周缘部、在所述固定窗玻璃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中具有缓冲产生于所述固定窗玻璃和所述树脂制框体之间的应力的缓冲部;所述软质部填充在所述缓冲部中,所述软质部被覆包含所述缓冲部的硬质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窗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成形工序从工序顺序来讲具有底涂涂布工序,和将硬质部用的一次模具安装在固定窗玻璃上的一次模具安装工序,和将硬质部用的熔融树脂注入一次模具的硬质部成形工序,和将一次模具从固定窗玻璃卸下的一次模具卸下工序。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固定窗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成形工序从工序顺序来讲具有将软质部用的二次模具安装在固定窗玻璃上的二次模具安装工序、和将软质部用的熔融树脂注入二次模具的软质部成形工序、和将二次模具从固定窗玻璃卸下的二次模具卸下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06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构件及导光系统
- 下一篇:用于网络选择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