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0583.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7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锅岛阳一;锅岛曜子;安部千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益财团法人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推进机构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P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常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gcmaf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简便且收率高的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一种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对导入VDBP表达载体后的宿主细胞进行培养的工序。上述培养优选为浮游培养。另外,本发明的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的特征还在于,不需要用于切断糖链的酶处理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D结合蛋白质(VDBP;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是在肝脏中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的糖蛋白质之一。VDBP与维生素D结合,承担着作为血液中的移送载体的功能。另外,还已知具有与从破坏的细胞中漏出的G-肌动蛋白结合而抑制肌动蛋白聚合物使血管腔变窄而堵塞血管腔的功能。上述VDBP也被称为Gc球蛋白,存在一部分的氨基酸不同而糖链结构不同的三种亚型(VDBP1f、VDBP1s、VDBP2)。其中,在VDBP1f(Gc1f)中,在第418(420)个苏氨酸上结合有由在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上结合唾液酸和半乳糖而成的三糖构成的O型糖链。结合有由该三糖构成的O型糖链的VDBP是不具有激活巨噬细胞的功能的非活性型,但是若通过在T细胞以及B细胞各自的细胞表面上表达的唾液酸酶以及β半乳糖苷酶的作用去除唾液酸和半乳糖而仅残留GalNAc-O-T418(420),则成为作为活性型的Gc蛋白衍生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Gcprotein-derived macrophage activating factor,GcMAF,以下有时也表述为“活性型GcMAF”)。),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参照非专利文献1以及非专利文献2)。还已知作为该活性型的GcMAF不仅能激活巨噬细胞,还表现出经由血管新生抑制作用的抗肿瘤活性(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如图1示意性地表示的那样,从非活性型的VDBP向作为活性型的GcMAF的转换工序复杂,在其制备方法中,一般是从血清、血浆中纯化作为非活性型的VDBP并利用唾液酸酶、β半乳糖苷酶进行处理而去除唾液酸和半乳糖从而形成仅残留有GalNAc的作为活性型的GcMAF的方法。但是,这样的以往的方法需要从血清、血浆中纯化非活性型的VDBP的工序、对所得到的VDBP进行酶处理的工序等复杂的多个工序,因此要求更简便且容易的制备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3268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Proc.Natl.Acad.Sci.USA 1991,88,8539-8543
非专利文献2:Anticancer Research,2005.25,3689-369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简便且收率高的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通过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对导入非活性型VDBP的表达载体后的宿主细胞进行培养,即使不经过用于切断糖链的酶处理工序,也能够高效地制备在第418(420)个苏氨酸(Thr)上仅结合有GalNAc的活性型GcMAF,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主旨如下所述。
[1]一种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其是活性型的Gc蛋白衍生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对导入维生素D结合蛋白质表达载体后的宿主细胞进行培养的工序。
[2]根据[1]所述的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培养为浮游培养。
[3]根据[1]或[2]所述的活性型GcMAF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不包括用于切断糖链的酶处理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益财团法人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推进机构,未经公益财团法人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推进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05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