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8453.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美由纪;铃木雅博;周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H01M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妮楠;曾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原液 流电 | ||
1.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具有电池单元、正极侧电解液罐、负极侧电解液罐、正极侧配管和负极侧配管,
所述电池单元具备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以及将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隔开的离子交换膜,
所述正极侧电解液罐与所述正极电极相对应地设置,收纳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电解液,
所述负极侧电解液罐与所述负极电极相对应地设置,收纳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电解液,
所述正极侧配管将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正极侧电解液罐连接,
所述负极侧配管将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负极侧电解液罐连接,
所述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以所述电解液经由分别将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正极侧电解液罐和所述负极侧电解液罐之间连接的所述正极侧配管和所述负极侧配管而在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正极侧电解液罐和所述负极侧电解液罐之间循环的方式构成,从而进行充放电,
所述负极侧配管在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侧设有氢氧化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所述负极侧配管具备负极侧去路配管和负极侧回路配管,
所述负极侧去路配管是所述电解液从所述负极侧电解液罐向所述电池单元的供给路径,
所述负极侧回路配管是所述电解液从所述电池单元向所述负极侧电解液罐的排出路径,
所述氢氧化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负极侧回路配管的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所述电池单元包含被所述离子交换膜分离开的所述正极电极侧的正极侧单元和所述负极电极侧的负极侧单元,
所述负极侧回路配管将所述负极侧单元和所述负极侧电解液罐连接,
所述负极侧单元的所述电解液的排出口位于所述负极侧单元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所述氢氧化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负极侧回路配管的所述电池单元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所述氢氧化催化剂设置在所述负极侧配管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是钒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84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基因修饰信号传导蛋白提高藻类脂质生产力
- 下一篇:树脂组合物及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