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8169.5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3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川添雄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F25B1/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装置 | ||
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室外蒸发器(16),使从加热部(25)流出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蒸发器(18),使从室外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热交换;蒸发压力调整阀(19),配置于室内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侧,并且对室内蒸发器(18)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进行调整;填充端口(23),配置于蒸发压力调整阀的下游侧;以及压力变动抑制部(20、51、52),配置于蒸发压力调整阀与填充端口之间,并且形成缓冲空间(20a、51a、52)。由此,由于具有压力变动抑制部,因此在从填充端口填充制冷剂时,能够抑制配置有蒸发压力调整阀的第二制冷剂通路(14b)的内压的急剧变动。因此,能够提高填充端口的搭载位置的自由度,而不会使蒸发压力调整阀的耐久性恶化。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12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33196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压缩机、室外蒸发器、室内蒸发器以及蒸发压力调整阀的制冷循环装置。蒸发压力调整阀为了抑制室内蒸发器的结霜,起到将室内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调整为结霜抑制压力以上的功能。蒸发压力调整阀的阀开度由机械性机构调整。
在像这样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在压缩机的下游侧配置有用于在出货前填充制冷剂的高压侧的填充端口。在低压侧蒸发器的下游侧配置有用于在出货后填充制冷剂的低压侧的填充端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5637号公报
在此,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蒸发压力调整阀构成为通过上游侧的制冷剂压力与下游侧的制冷剂压力的压力差而使阀开度变化。进而,当蒸发压力调整阀的下游侧的制冷剂压力变得比蒸发压力调整阀的上游侧的制冷剂压力高,从而在蒸发压力调整阀作用有逆压时,有蒸发压力调整阀的耐久性会恶化的担忧。因此,低压侧的填充端口一般配置于蒸发压力调整阀的上游侧。
像这样,低压侧的填充端口难以配置于蒸发压力调整阀的下游侧,低压侧的填充端口的搭载位置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因此,期望一种即使将低压侧的填充端口配置于蒸发压力调整阀的下游侧,蒸发压力调整阀的耐久性也不会恶化的制冷循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填充端口的搭载位置的自由度而不会使蒸发压力调整阀的耐久性恶化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压缩机,该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加热部,该加热部以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为热源对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室外蒸发器,该室外蒸发器使从加热部流出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蒸发器,该室内蒸发器使从室外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热交换;第一制冷剂通路,该第一制冷剂通路将从加热部流出的制冷剂向室外蒸发器的入口侧引导;第一减压部,该第一减压部配置于第一制冷剂通路,并且能够变更第一制冷剂通路的开口面积;第二制冷剂通路,该第二制冷剂通路将从室外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室内蒸发器向压缩机的吸入侧引导;第二减压部,该第二减压部配置于第二制冷剂通路中的室外蒸发器与室内蒸发器之间,并且能够变更第二制冷剂通路的开口面积;蒸发压力调整阀,该蒸发压力调整阀配置于第二制冷剂通路中的室内蒸发器的下游侧,并且对室内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进行调整;第三制冷剂通路,该第三制冷剂通路的末端连接于蒸发压力调整阀与压缩机之间的第二制冷剂通路,并且该第三制冷剂通路将从室外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向压缩机的吸入侧引导;开闭部,该开闭部对第三制冷剂通路进行开闭;填充端口,该填充端口配置于第二制冷剂通路中的蒸发压力调整阀的下游侧,用于填充制冷剂;以及压力变动抑制部,该压力变动抑制部配置于第二制冷剂通路中的蒸发压力调整阀与填充端口之间,并且形成缓冲空间,该缓冲空间使用于抑制从填充端口填充制冷剂时的第二制冷剂通路的内压的急剧变动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8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AND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