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发射有机EL元件及用于制造顶发射有机EL元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7934.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石仓淳理;越智法彦;柴田尚存;诸桥将之;佐佐木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3/26 | 分类号: | H05B33/26;G09F9/30;H01L27/32;H01L51/50;H05B33/10;H05B33/12;H05B33/22;H05B3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宋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 有机 el 元件 用于 制造 方法 | ||
一种顶发射有机EL元件,该顶发射有机EL元件在基板(1)上包括具有孔部(23)的绝缘层(3)、下电极(5)、发光层(6)、围绕下电极(5)和发光层(6)的堤(4)以及上透明电极(8)。该顶发射有机EL元件被配置成使得:堤(4)布置在绝缘层(3)上以便围绕孔部(23);下电极(5)覆盖孔部(23)的内侧和绝缘层(3)的未布置堤(4)的上表面;以及下电极(5)的各个部分的厚度(L1,L2,L3)为100nm或更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发射有机EL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括能够增强光提取效率的下电极的顶发射有机EL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EL元件是发光层由具有EL发光能力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或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元件,并且因为它具有诸如由于其自发的发光性质而引起的宽视角和优异的抗冲击性之类的作为显示元件的优异特征,因此有机EL元件被积极地研究和开发。
作为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广泛地研究了真空沉积法、喷墨法、印刷法、分配法等。首先,诸如喷墨法和分配法之类的涂覆技术被预期是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因为与真空沉积法的系统相比较,其系统可以缩小尺寸并且具有优越的材料利用效率。一般而言,为了制造有机EL元件,有必要层叠诸如电极、发光层、中间层等的许多层,并且可能期望通过液相涂覆技术来制造同样多的层以便增强大规模生产能力。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除了发光层之外还通过涂覆形成电极、空穴运输层等的方法。
尽管有机EL元件可以被分类为其中光在层叠膜上方被提取的顶发射型元件和其中光通过基板被提取的底发射型元件,但是在顶发射型有机EL元件中,要求基板侧的下电极具有高的光反射率以便增强光提取效率。
在通过液相涂覆技术在基板侧制造下电极的情况下,首先在基板上形成由堤(bank)围绕的区域。然后,例如,使用喷墨法将分散有铜和/或银的纳米颗粒的溶液涂覆在由堤围绕的区域上,并且然后,在高温下烘烤该涂层。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1-32974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尽管紧接在将分散有铜和/或银的纳米颗粒的溶液涂覆在由堤围绕的区域中之后液面是平坦的或者其中心区域被升高,但是在干燥进行的过程期间生成从中心区域朝着边缘部前进的流动。溶液中的纳米颗粒与流动一起朝着边缘部移动,使得电极膜的边缘部被升高同时具有高度密集的纳米颗粒,而电极膜的中心区域薄同时具有低的纳米颗粒的堆积密度。另外,除了干燥过程中的流动的影响之外,形成的膜的形状或颗粒的堆积密度还受到纳米颗粒被分散到堤的表面的墨水的接触角的影响。在堤的表面与墨水具有高亲和性的情况下,溶液容易被吸引到堤,并且进一步增强朝着边缘部前进的流动。结果,膜的中心区域倾向于具有低的纳米颗粒的堆积密度和较小的厚度。即使随后烘烤膜,下电极的膜质量也反映干燥期间的状况,并且与周边部相比较,中心区域将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小的厚度。
在顶发射型元件中,如果基板侧的下电极的中心区域的密度低且薄,那么这个部分的光反射效率变低并且作为发光元件的光提取效率恶化。
需要一种简单的技术来制造具有高的光提取效率的顶发射有机EL元件,同时甚至在由堤围绕的区域的中心区域附近也确保下电极的足够的密度和厚度。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顶发射有机EL元件,该顶发射有机EL元件包括具有孔部的绝缘层、下电极、发光层、围绕下电极和发光层的堤以及上透明电极,其中,绝缘层、下电极、发光层、堤和上透明电极部署在基板上方。堤布置在绝缘层上以便围绕孔部。下电极被配置成覆盖孔部的内侧和绝缘层的上表面的未布置堤的区域,并且下电极的中心区域处的厚度为150nm或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7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