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装备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制冷剂流体回路的接收器/干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6707.7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K.阿祖兹;A.玛梅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谭华 |
地址: | 法国拉韦里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备 车辆 尤其是 机动车辆 制冷剂 流体 回路 接收器 干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器/干燥器(6),其适于使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制冷剂流体(FR)回路(1)的制冷剂流体(FR)通过。所述接收器/干燥器(6)包括封闭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置有用于使制冷剂流体(FR)进入壳体(10)的内部的流体入口(14)以及用于将制冷剂流体(FR)从壳体(10)排出的流体出口(15)。所述壳体(10)容纳至少一个干燥剂件(16)和至少一个颗粒过滤器(17a,17b,17c)。所述接收器/干燥器(6)设置有用于进入壳体(10)内部的制冷剂流体(FR)的液相和气相之间的相分离的相分离装置(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是装备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空调设备。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配备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冷剂流体接收器/干燥器,该制冷剂流体回路与这种类型的空调设备配合。
背景技术
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通常配备有通风、加热和/或气候控制设备,也称为空调设备。这种空调设备尤其致力于提高车辆乘客车厢的舒适度。空调设备与闭合回路配合,空调设备包括的热交换器所使用的制冷剂流体通过该闭合回路流通,以用于热处理送入乘客车厢的空气。
在致冷剂流体流通通过制冷剂流体回路的方向上,致冷剂流体回路依次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构件和蒸发器。气相的制冷剂流体被压缩机压缩,在冷凝器中转化为液相,通过膨胀构件膨胀为低压,然后在蒸发器中转化为气相,并再次输送至压缩机。
在该上下文中,制冷剂流体回路包括设置在冷凝器和膨胀构件之间的制冷剂流体接收器/干燥器。接收器/干燥器提供了制冷剂流体的储存器,从而确保了制冷剂流体回路随时间的稳定运行。接收器/干燥器还容纳有颗粒过滤器,以保留在制冷剂流体通过制冷剂流体回路流通期间被制冷剂流体捕获的任何颗粒。接收器/干燥器还容纳吸收制冷剂流体中包含的水分的材料,在下文中称为干燥剂件。
接收器/干燥器基本上包括容纳颗粒过滤器和干燥剂件的封闭壳体。壳体设置有用于使制冷剂流体进入壳体内部的流体入口,以及用于在制冷剂流体经过干燥剂件和颗粒过滤器之后从壳体排出制冷剂流体的流体出口。
然而,制冷剂流体可能以在多数液相和少数气相之间的两相状态进入膨胀构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液相的制冷剂流体到膨胀构件中的进入。更具体地,其目的是使制冷剂流体完全以液相进入膨胀构件中。
为此,本发明在于一种制冷剂流体接收器/干燥器,该制冷剂流体接收器/干燥器被配置成放置在制冷剂流体回路中并且与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空调设备配合。这种接收器/干燥器特别地旨在设置在制冷剂流体回路包括的冷凝器和膨胀构件之间。
本发明的接收器/干燥器更特别地适于使用于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制冷剂流体回路的制冷剂流体流过。接收器/干燥器包括封闭的壳体,该封闭的壳体设置有用于使制冷剂流体进入壳体的内部的流体入口和用于从壳体中排出制冷剂流体的流体出口。壳体容纳至少一个干燥剂件和至少一个颗粒过滤器。
在该上下文中,本发明的接收器/干燥器原则上可识别指出在于其设置有用于将进入壳体内部的制冷剂流体在液相和气相之间分离的装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接收器/干燥器用于容纳用于流体相分离的装置,该装置特别致力于并且适于导致制冷剂流体在其液相和气相之间的相分离。然后,从接收器/干燥器中排出的制冷剂流体完全处于液相,以便进入膨胀构件。
接收器/干燥器特别地并且更具体地配置成设置在制冷剂流体回路包括的冷凝器和制冷剂流体膨胀构件之间,以向膨胀构件供给液相的无水分的制冷剂流体。然而,尽管制冷剂流体在冷凝器中冷却,但制冷剂流体的气相可能会持续存在并被引导至接收器/干燥器。
然后,相分离装置使得能够提供障碍,以防止进入接收器/干燥器中的制冷剂流体的气相从接收器/干燥器中排出到膨胀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热系统公司,未经法雷奥热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6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