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6317.X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M.布兰德施泰特;S.米德勒;M.赖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64 | 分类号: | F21S41/64;F21S41/135;F21V9/1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陈浩然 |
地址: | 奥地利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 车前 照明 装置 | ||
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51,52,53),该照明装置包括:‑发光器件(100),其光束可由至少一个附属光学装置(200)对准,‑偏振分束器(300),其将经对准的光束划分成第一和第二经线性偏振的光路(310,320),‑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一器件(400),其被设立用于扭转第二光路(320)的偏振方向,从而第二光路(320)具有第一光路(310)的偏振方向,‑反射器件(350),其被设立用于转向第一光路(310),‑唯一的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二器件(600),其包括至少一个部段,该部段借助于电信号可被置于激活的和非激活的状态中,‑偏振滤光器件(610),其被设立用于传送或者阻止由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二器件(600)鉴于偏振被转动的光束,和‑至少一个投影透镜(700),其设置用于在机动车之前产生光功能的光分布或部分光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前照灯(Kraftfahrzeugscheinwerfer)的照明装置。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机动车前照灯。
背景技术
在前照灯系统中或者在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中,液晶元件经常同样得到应用,例如用于不同的投影应用和/或ADB应用(Adaptive Driving Beam,自适应远光)。
如果液晶元件以发光器件的未偏振的光线照亮,通常两个偏振滤光器是必要的,其中,一个在光路中布置在液晶元件之前且一个布置在液晶元件之后。
第一偏振滤光器用于产生经线性偏振的光线,其中,按照液晶元件的操控经线性偏振的光线或未改变地由液晶元件传送或在其偏振中转动。
布置在液晶元件之后的偏振滤光器通常如此地布置,使得由液晶元件鉴于偏振改变的光束被传送,与之相反未由液晶元件改变的光束被吸收或者反射。
通过该操作方法,在该布置中至少一半光量消失,其由第一偏振滤光器吸收且/或反射,由此照明装置的效率又被降低。
额外地,第一偏振滤光器可能在较高照明强度的情形中由于吸收变热,这可能损害液晶元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经改善的照明设备,其提高了照明设备的效能或者效率。
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即,照明装置包括如下:
- 发光器件,其被设立用于发射光束,其中,光束可由至少一个在主发射方向上在发光器件下游的附属光学装置(Vorsatzoptik)对准,
- 在至少一个附属光学装置下游的偏振分束器,其将由附属光学装置对准的光束划分成第一和第二经线性偏振的光路,其中,光路的偏振方向被彼此扭转90°,
- 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一器件,其被设立用于将第二光路的偏振扭转以90°,从而第二光路具有第一光路的偏振,
- 反射器件,其将第一光路大致转向到通过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一器件改变的第二光路的方向上,
- 在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一器件和反射器件下游的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二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部段,该部段借助于电信号可被置于激活的和非激活的状态中,其中,光束的偏振在激活的状态中可被转动以90°且在非激活的状态中不经历改变,
- 偏振滤光器件,其在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二器件的下游,该偏振滤光器件被设立用于传送或者阻止由用于偏振转动的第二器件在激活的或者非激活的状态中鉴于偏振转动的光束,和
- 至少一个投影透镜,其设置用于在机动车之前产生光功能的光分布或部分光分布。
在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的情形中,这样的照明装置可被用于产生光功能“近光灯”,其中,照明装置在该光功能“近光灯”的情形中产生如下光分布,其在照明装置到车辆中的装入状态中在车辆之前产生相应于法规要求的近光灯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6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