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倍增剂和调节剂添加剂的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5807.8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2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尔塞洛·亚历杭德罗·帕泰尔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物预混合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K10/00;A23K10/10;A23K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郑斌;刘振佳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瘤胃 微生物 倍增 调节剂 添加剂 程序 | ||
1.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倍增剂和调节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真菌物种库倍增以产生酶复合物,所述酶复合物包含(i)菌丝体结构和(ii)孢子和子实体;其中所述真菌物种库是以下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长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红褐肉座菌(Hypocrea jecorina)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哈茨木霉(T.harzianum)
深绿肉座菌(Hypocrea atroviridis)
Trichoderma hirsuta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Chrysosporium lucknowense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
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
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脉射菌(Phlebia radiata)
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
冠状球盖菇(Stropharia coronilla);
(b)培养(a)中的特定种的种间杂交物,以产生分生孢子残留物,其中所述种间杂交物是以下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长梗木霉×里氏木霉(T.reesei);
长梗木霉×绿色木霉(T.viridae);或
里氏木霉×绿色木霉;以及
(c)将(a)和(b)的产物与辅料基底混合以产生第一活性组分。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的所得混合物包含:25至35%的所述酶复合物;60至65%的所述分生孢子残留物,以及5至10%的所述辅料基底。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与第二活性组分组合,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含具有调节效应的供给物的限定混合物,以使得当所得的添加剂添加到瘤胃微生物区系时,所述瘤胃微生物区系中的消化速率提高至少5倍。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含以下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玉米淀粉、糖、小麦、稻、纤维素、白云石、蛭石、酵母、葡聚糖、甘露聚糖、寡聚果糖、植酸酶、异亮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氯化胆碱、硒、维生素E或碳酸钙。
5.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15至20%的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与75至80%的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组合以产生所述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预混合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生物预混合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58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透明膜上的涂层性质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制造电容器膜的方法
- 下一篇:用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