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内部加热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5573.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S·戴维;B·阿克塞尔森;S·V·戈兰特拉·纳拉亚纳·默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李立行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内部 加热 | ||
1.一种用于车辆电池的电池加热系统(100),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包括:
·车辆电池(110);
·辅助储能装置(130);
·直流-直流转换器(120);以及
·处理电路(102),
其中,所述辅助储能装置(130)经由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连接至所述车辆电池(110),并且所述处理电路(102)连接至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
所述处理电路(102)被配置为能够使得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
-在第一模式下工作,其中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被配置为能够控制电流i沿第一方向流过所述车辆电池(110);
-在第二模式下工作,其中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被配置为能够控制电流i沿第二方向流过所述车辆电池(110);
-以频率f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改变操作,其中所述车辆电池(110)具有内阻Rint,所述内阻取决于所述频率f;以及
-调整所述频率f以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可能的内阻Rint,从而使得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具有更好的加热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被配置成能够通过设定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的输出电压V2高于或低于所述车辆电池(110)的输出电压Vbatt来控制电流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当电流i流经所述车辆电池(110)时,所述车辆电池(110)由于所述内阻Rint的损耗而被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是双向降压升压直流-直流转换器(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是升压模式,其中所述双向降压升压直流-直流转换器(120)的输出电压V2高于所述车辆电池(110)的输出电压Vbatt,所述双向降压升压直流-直流转换器(120)被配置为能够控制电流i沿第一方向流过所述车辆电池(110);所述第二模式是降压模式,其中所述双向降压升压直流-直流转换器(120)的输出电压V2低于所述车辆电池(110)的输出电压Vbatt,所述双向降压升压直流-直流转换器(120)被配置为能够控制电流i沿第二方向流过所述车辆电池(1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140),所述温度测量装置(140)连接至所述车辆电池(110)并用于确定所述车辆电池(110)的内部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所述处理电路(102)被配置为能够使得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以取决于所述车辆电池(110)的内部温度的所述频率f,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改变操作。
8.一种在电池加热系统(100)中用于加热车辆电池的电池加热方法,所述电池加热方法包括:
-(S1)在第一模式下操作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直流-直流转换器(120)控制电流i沿第一方向流过所述车辆电池(110);
-(S2)在第二模式下操作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其中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120)控制电流i沿第二方向流过所述车辆电池(110);
-(S3)以频率f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改变操作,其中所述车辆电池(110)具有内阻Rint,所述内阻取决于所述频率f;以及
-调整所述频率f以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可能的内阻Rint,从而使得所述电池加热系统(100)具有更好的加热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电池(110)具有内阻Rint,而且当电流i流经所述车辆电池(110)时,所述车辆电池(110)由于所述内阻Rint的损耗而被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55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