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设置为最外面电极的负电极的电极组件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5524.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周圣;河秦弘;李吉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百思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4;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谭营营;胡彬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设置 外面 电极 组件 包括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极组件包括:具有电极板对和隔膜的至少一个单元电池,该电极板对具有彼此不同的极性,并且隔膜插入在电极板对之间;电极混合物,其施加在该电极板对的一个表面或者两个表面上;以及电极接片,其位于电极板的相应边缘上,同时,处于在其上未被施加电极混合物的状态。电极接片包括电极并联连接接片和电极引线连接接片。在电极板上形成有电极并联连接接片和电极引线连接接片之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接片。最外面电极板处于负电极状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电极组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极组件具有被如下配置的结构:抑制电极和电极端子的破裂(该破裂是电池的机械问题并且会在柔性环境中由于重复外力的弯曲和变形而发生),通过将负电极布置为电极组件的最外面电极提高可加工性并最小化能量密度的损失,并且增强弯曲耐久性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是指与不能充电的一次电池相反而能够被充电和放电的电池,并且已经被广泛地用于诸如蜂窝电话、笔记本计算机、便携式摄像机等的高级电子设备领域的领域。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被制造得更轻并具有改善的性能以及物联网(IoT)发展,正在对用作其电源的二次电池进行大量研究。
具体地说,与主要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的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相比,锂二次电池具有更高的电压,并且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也较高。因此,对锂二次电池的需求正在增加。
当正电极和负电极在其被插入到电解质中的同时彼此连接时,二次电池利用在电解质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与传统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池,其在电子设备消耗能量时能够通过充电器进行能量再充电并再次使用。因此,二次电池的使用已经随着无线电子设备的普及而增加。
通常,隔膜插入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然后螺旋缠绕在一起的凝胶卷型电极组件,或者多个正电极和负电极堆叠并且隔膜插入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的堆叠型电极组件已经用作锂二次电池。例如,通过将凝胶卷型电极组件容纳在圆柱形罐中,向其中注入电解质并密封罐来制造圆柱形电池,并且通过将凝胶卷型电极组件或堆叠型电极组件按压为扁平的并将扁平电极组件容纳在棱柱形罐中,来制造棱柱形电池。另外,通过将凝胶卷型电极组件或堆叠型电极组件与电解质一起包装在软包型壳体中来制造软包型电池。在这种电极组件中,正电极接片和负电极接片分别从正电极和正电极引出到电极组件的外部,然后与二次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连接。
同时,位于沿垂直方向堆叠的多个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的电极接片与电极引线连接。在直接焊接期间,电极接片与电极引线之间的传统的接合结构的一致性略有降低。因此,当电池在使用期间弯曲等时,在电极接片与电极引线之间的接合中发生问题。
当包括电极组件和覆盖电极组件的壳体的传统的锂二次电池经受弯曲测试时,由于覆盖的损坏以及作为电极组件中的部件的正电极、负电极、电极引线和隔膜的偏离和不对准而引起短路。在许多情况下,传统的锂二次电池的端子部分容易被外部冲击或力切断,从而容量急剧降低,并且电池无法执行其原始功能。
将参照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3-0063709来说明软包型电池,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包型二次电池,其中,两个电极、隔膜和电解质被布置在软包中并密封,并且所述软包包括内部树脂层、金属箔层和外部树脂层,并且具有比金属箔层小的反应性的缓冲层形成在内部树脂层与金属箔层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比金属箔层小的反应性的缓冲层被添加,因此,即使在内部树脂层被损坏(诸如,微裂纹)时,该缓冲层也能够抑制金属箔层的氧化。因此,可以抑制对电池外部的腐蚀。然而,金属箔在弯曲期间基本上易受变形(例如,起皱)影响,因此会导致柔性电池的性能下降。
根据传统技术,当通常的电池组件被弯曲时,压缩应力被施加到内部弯曲部分,而拉伸应力被施加到相对侧。因此,覆盖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壳体也膨胀或收缩,因此局部发生机械损坏。因此,已经需要一种新型柔性电池组件,在该新型柔性电池组件中,柔性电池的壳体被改善,并且构成电极组件的电极、电极接片和电极引线的结构被改善。
专利文件1:KR10-2013-0063709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百思特有限公司,未经理百思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5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传感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从发酵液中纯化唾液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