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元泵以及具备该二元泵的液相色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4647.5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3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藤崎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32 | 分类号: | G01N30/32;G01F1/00;G01F1/34;G01N30/2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元 以及 具备 色谱仪 | ||
本发明的二元泵具备切换阀,能够切换为仅将第1泵部与第2泵部的任一方连接至输出部的状态(第1状态、第2状态)以及将第1泵部与第2泵部双方连接至输出部的状态(第3状态),具有通过所述切换阀的状态的切换来防止液体的逆流的功能、特别是防止使用第1泵部与第2泵部双方进行送液时液体逆流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切换阀的二元泵、以及具备这样的二元泵作为流动相送液用的送液装置的液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在液相色谱法或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中,存在执行使流动相的组成随时间变化的同时进行分析的梯度分析的情况。在梯度分析中,通过使两种溶液的流量各自变化的同时对两种溶剂进行送液来使流动相的组成随时间变化。作为这样的梯度分析用的送液装置,公知有二元泵。二元泵具备两个泵部,将从各泵部送液的液体合流并输出(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67048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使用了二元泵的梯度分析中,仅使一方的泵部动作时,存在因系统压力的上升而使送液中的液体向停止动作的泵部侧逆流的情况。若产生这样的逆流,则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在其后使已经停止动作的泵部动作并开始送液时产生送液延迟,从而无法得到期望的混合比率的流动相。若流动相的混合精度较差,则分离或分析再现性恶化。
此外,即使在使双方的泵部动作时,也有若一方的泵部的送液流量低于另一方的泵部的送液流量,则在系统压力上升时发生液体向送液流量低的泵部侧的逆流的情况,若发生这样的逆流,则无法以期望的流量以及组成对流动相进行送液。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二元泵中的逆流并提高送液精度。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二元泵具备:第1泵部;第2泵部,与所述第1泵部分开设置;输出部,用于输出由所述第1泵部以及/或者所述第2泵部送液的液体;切换阀;第1压力传感器;第2压力传感器;逆流量计算部;逆流防止部。所述切换阀构成为,具备与所述第1泵部连接的第1送液端口、与所述第2泵部连接的第2送液端口以及与所述输出部相通的输出端口,能够切换为第1状态、第2状态以及第3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所述第1状态使所述第1送液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且使所述第2送液端口与任一端口均不连接,所述第2状态使所述第2送液端口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且使所述第1送液端口与任一端口均不连接,所述第3状态使所述第1送液端口与所述第2送液端口这两个端口均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1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1泵部与所述切换阀之间的系统内压力作为第1压力,所述第2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第2泵部与所述切换阀之间的系统内压力作为第2压力。所述逆流量计算部构成为,求出由所述第1压力传感器或者所述第2压力传感器检测的系统压力的变化率,基于所述系统压力的变化率分别计算向所述第1泵部的逆流量与向所述第2泵部的逆流量。所述逆流防止部构成为,在使所述切换阀为所述第3状态并由所述第1泵部与所述第2泵部进行送液的情况下,在由所述逆流量计算部计算出的向所述第1泵部的逆流量超过针对所述第1泵部的设定流量或者基于此设定的值的期间,将所述切换阀切换为所述第2状态,在由所述逆流量计算部计算出的向所述第2泵部的逆流量超过针对所述第2泵部的设定流量或者基于此设定的值的期间,将所述切换阀切换为所述第1状态。
即,本发明的二元泵以如下的点为主要特征:具备切换阀,能够切换为仅使第1泵部与第2泵部的任一方连接至输出部的状态(第1状态、第2状态)以及使第1泵部与第2泵部双方连接至输出部的状态(第3状态),并具有通过所述切换阀的状态的切换来防止液体逆流的功能,特别是防止使用第1泵部与第2泵部双方进行送液时液体逆流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4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