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材气调储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74302.X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48;G01D21/02;B01D53/26;B01D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威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8 | 代理人: | 沈超 |
| 地址: | 30040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储藏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中药材气调储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中央控制装置(130);以及一个或多个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110‑120),其中一个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110‑120)管理一个或多个存储中药材的气密围护结构(113);中央控制装置(130)经配置以实时监视一个或多个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110‑120),控制一个或多个气密围护结构(113)中氧含量和湿度。通过中央控制装置(130)既可以实现多系统、多空间集中控制,又能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实时将数据传输给终端用户;同时,还能实现针对不同种类药材杀虫或养护的需求,自动生成最适宜的养护储藏或杀虫调控参数,满足大中型中药材仓储需要,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操作,提高了中药材品质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储藏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中药材气调储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材作为一种药用价值高的作物,在疾病预防和保健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品质与其产地、储藏的方式及环境有重要关系,中药材在储藏过程中,受温度、湿度、空气、光照、霉菌和害虫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发霉、虫蛀、变色、泛油、风化等现象,使药效降低、消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大量中药材的存储,这种问题更为严重,不仅影响其经济效益,更使中药材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失去保障。
气调杀虫/养护技术是通过调控中药材储存环境中的氧浓度来进行储存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表明,气调养护法不仅可以杀虫、防霉,而且还能够保持药材原有的品相特征,减少药效损耗,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养护方法。《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11094-2014)的核心条款中明确规定,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不得用磷化铝熏蒸、不得滥用硫磺熏蒸,储存30天以上的中药材应采用气调储存等养护方法。
对于药企而言,面临着药材种类繁多、仓储量大等问题,如何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满足中药材仓储过程中“杀虫防虫、防霉抑菌、保性状、控水分”等需求,实现中药材经济、安全、高效的仓储化管理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药材气调储藏系统,包括:中央控制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其中一个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管理一个或多个存储中药材的气密围护结构;其中,中央控制装置经配置以实时监视一个或多个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控制一个或多个气密围护结构中氧含量和湿度。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中央控制装置经配置以监视和控制一个或多个气密围护结构的温度。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中央控制装置经配置以监视和控制一个或多个气密围护结构的二氧化碳含量。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包括:综合检控装置,其经配置以基于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信息生成执行指令;以及一个或多个执行装置,其经配置以接收执行指令调整一个或多个气密围护的氧含量、湿度、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中的一者或多者。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综合检控装置经配置以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发送到中央控制装置。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综合检控装置经配置以基于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信息与对应的预定阈值比较。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综合检控装置经配置以接收中央控制装置的更新预定阈值的指令。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一个或多个执行装置包括低氧装置、控湿装置、空调系统、控制阀中的一者或多者。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包括多个气密围护结构,各个气密围护结构的含氧量和湿度可以单独控制。
如上所述的系统,其中中药材气调储藏分系统包括多组气密围护结构,每组气密围护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密围护,各组气密围护结构的含氧量和湿度可以单独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4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