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冷式冷凝器的三级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4139.7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米歇尔·沃克切;克里斯托弗·德莱普兰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利时斯派奇干式冷却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7/00 | 分类号: | F28F17/00;F25B39/04;F28B1/06;F28B9/08;F28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地址: | 比利时布鲁塞尔阿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冷凝器 三级 热交换器 | ||
1.一种用于冷凝来自涡轮机的废蒸汽的V形热交换器(1),包括:
·第一组初级管(91),其中所述第一组初级管(91)是平行放置并相对于竖直平面(V)以角度δ1倾斜的单排冷凝管,并且其中15°<δ1<80°,
·第二组初级管(94),其中所述第二组初级管(94)是平行放置并相对于所述竖直平面(V)以角度δ2倾斜的单排冷凝管,并且其中15°<δ2<80°,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组初级管(91)和所述第二组初级管(94)之间形成的张角δ=δ1+δ2,
·蒸汽供应歧管(21),所述蒸汽供应歧管与所述第一组初级管(91)中的初级管的下管端部耦接,并且与所述第二组初级管(94)中的初级管的下管端部耦接,并且其中所述蒸汽供应歧管(21)包括:
a)蒸汽供应部分(65),所述蒸汽供应部分用于将废蒸汽输送到所述第一组初级管(91)和所述第二组初级管(94)中的初级管的下管端部,以及
b)冷凝物排放部分(61),所述冷凝物排放部分被配置为用于从所述第一组初级管(91)和所述第二组初级管(94)中的初级管中排出冷凝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热交换器(1)包括:
·第一组次级管(92),其中所述第一组次级管是平行放置并且相对于所述竖直平面(V)以所述角度δ1倾斜的单排冷凝管,
·第二组次级管(95),其中所述第二组次级管是单排冷凝管,所述单排冷凝管平行放置并且相对于所述竖直平面(V)以所述角度δ2倾斜,使得在所述第一组次级管(92)和所述第二组次级管(95)之间形成所述张角δ=δ1+δ2,
·至少第一组三级管(93),其中所述第一组三级管平行放置并且相对于所述竖直平面(V)以所述角度δ1倾斜,
·第一顶部连接歧管(31),所述第一顶部连接歧管将所述第一组初级管(91)中的初级管的上管端部与所述第一组次级管(92)中的次级管的上管端部耦接,
·第二顶部连接歧管(32),所述第二顶部连接歧管将所述第二组初级管(94)中的初级管的上管端部与所述第二组次级管(95)中的次级管的上管端部耦接,
·底部连接歧管(22),所述底部连接歧管与所述第一组次级管(92)中的次级管的下管端部耦接,与所述第二组次级管(95)中的次级管的下管端部耦接,并且与至少所述第一组三级管(93)中的三级管的下管端部耦接,
·至少一个第一排出歧管(41),所述第一排出歧管用于排出不可冷凝气体,其中所述第一排出歧管(41)与至少所述第一组三级管(93)中的三级管的上管端部耦接,
并且其中所述底部连接歧管(22)包括:
·排放装置(62),所述排放装置被配置为用于从所述第一组次级管(92)和所述第二组次级管(95)中排放冷凝物,并且用于从至少所述第一组三级管(93)中的三级管中排放冷凝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热交换器(1),其中,20°<δ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热交换器(1),其中,20°<δ2<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第一组三级管是单排冷凝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热交换器(1),包括:
·第二组三级管(96),其中所述第二组三级管(96)平行放置并且相对于所述竖直平面(V)以所述角度δ2倾斜,使得在所述第一组三级管(93)和所述第二组三级管(96)之间形成张角δ=δ1+δ2,并且其中所述底部连接歧管(22)与所述第二组三级管(96)中的三级管的下管端部耦接,并且
·第二排出歧管(42),所述第二排出歧管用于排出不可冷凝气体,其中,所述第二排出歧管(42)与所述第二组三级管(96)中的三级管的上管端部耦接,并且其中,所述排放装置(62)进一步被配置为用于从所述第二组三级管(96)中的三级管排放冷凝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形热交换器(1),其中,所述第二组三级管(96)是单排冷凝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利时斯派奇干式冷却公司,未经比利时斯派奇干式冷却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41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新型无线电数据传输
- 下一篇:固态摄像元件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