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滑动气体发生器的压力波生成充气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70501.3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5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格雷戈里·J·兰格;布兰得利·W·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ASP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72 | 分类号: | B60R21/272;B60R21/274;B60R21/2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滑动 气体 发生器 压力 生成 充气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充气约束系统充气机设备,其具有限定伸长腔室并包含储存的充气气体的初始供应的壳体。引爆器靠近壳体的第一轴向端部设置,并且可打开的闭合件靠近壳体的第二轴向端部设置。可滑动气体发生器组件在引爆器和闭合件之间设置在腔室内,并且包括在引爆时可发生反应以产生附加充气气体的气体发生材料的供应。在致动时,引爆器和可滑动气体发生器组件协作以创建压力波以便打开闭合件并允许充气气体释放。可滑动气体发生器组件在伸长腔室内滑动,并且气体材料发生反应以形成附加充气气体。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该开发整体涉及诸如用于为机动车辆的乘员提供冲击保护的车辆乘客安全约束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可用于此类系统中并有效地达到和满足与此类系统相关联的严格性能标准的充气机设备,特别是对于用于侧面安全气囊应用的此类系统。
车辆可充气约束系统(例如,安全气囊系统)被开发以补充常规安全带,并且通常用于或起作用以通过使用安全气囊垫的弹性吸收由于车辆碰撞而引起的物理冲击来保护车辆中的乘员,其中在碰撞事件期间,安全气囊垫被展开到乘员与车辆中的内部物体或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展开的安全气囊用于或起作用以使乘员减速,从而减少由于意外接触车辆内部而导致乘员受伤的可能性。
许多典型的安全气囊系统由几个单独的部件组成,这些部件联接在一起形成操作模块。此类部件通常包括安全气囊、充气机、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安全气囊通常由薄的耐用织物或其他材料制成,该安全气囊折叠以装配到方向盘、仪表板、车辆座椅、车厢、车顶、车顶纵梁或车辆内部或车辆的其他空间或位置的隔室内。安全气囊充气机与安全气囊垫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在需要时供应或产生气体以使安全气囊充气。传感器检测表示冲击特征的车辆的突然减速。传感器读取的数据通过使用算法在电子控制单元中进行处理,以确定是否发生碰撞。
在检测到足够严重的冲击时,控制单元向充气机发送电信号。使用诸如包括烟火化合物和储存的加压气体在内的各种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充气机产生、形成或以其他方式供应或提供一定体积的充气气体。
本领域中已公开了用于为可充气约束系统安全气囊缓冲垫充气的许多类型的充气机设备。此类充气机设备的一种类别通常称为“压缩气体充气机”,并且一般是指含有压缩气体的各种充气机设备。
众所周知,一种特定类型的压缩气体充气机(有时称为“储存气体充气机”)仅仅含有一定数量的储存压缩气体,该储存压缩气体被选择性地释放以便为相关联的安全气囊缓冲垫充气。
另一种已知类型的压缩气体充气机通常称为“混合”充气机。在这种充气机设备中,充气气体由储存压缩气体和产气材料(例如,烟火材料)燃烧的组合产生。
在典型的安全气囊系统中,充气气体被引导到安全气囊中,以为安全气囊充气。安全气囊的充气使其展开,将其放置在适当位置以接收车辆乘员的冲击。充气之后,安全气囊诸如通过从安全气囊中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排出充气气体迅速放气,从而便于乘员离开车辆。
随着安全气囊制造和使用经验的增加,其设计、构造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工程难题也得到了更好的理解。
通常可以将安全气囊系统分类为诸如驾驶员安全气囊系统、乘客安全气囊系统和侧部安全气囊系统的系统。
侧部安全气囊(有时也称为侧部冲击安全气囊)在当今汽车技术中广泛使用。通常,侧部安全气囊储存或位于内侧结构诸如车辆的立柱或车辆座椅的靠背中,并且在冲击或碰撞的情况下有助于保护乘员,尤其是在侧部冲击或碰撞期间保护乘员的胸部。
在实施中,通常安装侧部安全气囊系统以防止或以其他方式最小化或减少由于与车辆侧部或门碰撞而造成的乘员伤害,并且防止乘员受到破碎门窗碎片的伤害,或者当诸如例如在发生车辆侧部碰撞时乘员向车门倾斜或者车门向内凹陷时,防止乘员从车身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ASP公司,未经奥托立夫AS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0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替代咬合调整结构
- 下一篇:抗TM4SF1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