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HBV的四氢异噁唑并[4,3-c]吡啶类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0173.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方;孙飞;杜金华;丁照中;陈曙辉;张喜全;徐宏江;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1/00 | 分类号: | C07D261/00;C07D413/12;C07D413/14;C07D498/04;A61K31/424;A61K31/4355;A61K31/437;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6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bv 四氢异噁唑 吡啶 化合物 | ||
一类抗HBV的四氢异噁唑并[4,3‑c]吡啶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异构体被公开,所述化合物由式(I)表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如下2个优先权: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138922.9,申请日2017年11月16日;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339723.2,申请日2018年04月16日,其全文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新的抗HBV的四氢异噁唑并[4,3-c]吡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2.4亿人感染HBV(乙型肝炎病毒),每年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约68万人死亡。中国是乙肝大国,感染人口七千多万。长期感染HBV可导致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恶性疾病。(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patitis B: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Fact Sheet(2016).)
目前被许可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常规药物只有核苷(酸)类化合物和干扰素两类。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可以抑制HBV DNA复制,但这类药物并不能清除cccDNA,停药后往往出现病情反弹。患者需长期用药,部分患者容易出现耐药现象。干扰素类药物能部分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统,通过人体自身免疫作用抑制乙肝病毒,但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大,患者耐受性不足,更为严重的是不同人群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存在显著差异,但总体上看应答率较低(通常低于30%)(Nat.Rev.Gastro.Hepat.8(2011),275-284)。
HBV感染的病人,在宿主的肝细胞核内形成稳定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即cccDNA,作为HBV不断复制的模板。所有次基因组的RNA(sgRNA)和前基因组的RNA(pgRNA)均由cccDNA转录形成。出细胞核后,sgRNA翻译成X蛋白和其他三个包膜蛋白,pgRNA翻译成核心蛋白和病毒聚合酶。pgRNA与核心蛋白在聚合酶的作用下发生自组装,形成包裹了核衣壳的RNA。在核衣壳内,pgRNA逆转录成负链的DNA,并由此进一步合成出DNA正链,形成rcDNA。核衣壳包裹的rcDNA一方面重新脱壳进入细胞核,进一步使cccDNA扩增;另一方面重新与包膜蛋白结合,通过内质网释放出细胞,形成新的HBV。在HBV的复制循环中,核衣壳的的合成是HBV基因组复制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病毒DNA的合成只能特异性的发生在核衣壳的内部。核衣壳的组装是限制HBV多样性的一个进化制约过程,即使对细微的分子干扰也非常敏感。对于开发新的针对不同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耐药菌株的疗法,作用于核衣壳的合成和降解过程的靶标极具前景。一些与核衣壳相关的抗HBV化合物已被报道。NVR 3-778(WO 2015109130A1)、JNJ-56136379、GLS-4JHS等几个相关化合物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异构体,
其中,环A为6-12元芳基或5-6元杂芳基;
各R独立地为F、Cl、Br、I、CN、-OH、-NRaRb、-S(=O)2NRaRb、-S(=O)2Rc、-C(=O)ORd、C1-6烷氧基或任选被1、2或3个独立选自F、Cl、Br、I、-OH、-OCH3、-NH2或-CN的取代基所取代C1-6烷基;
n为0、1、2或3;
T为N或C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0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基UV可固化喷墨油墨套装和喷墨印刷方法
- 下一篇:作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