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浸料、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成形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70028.9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4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南昌树;松本隆之;古俣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JXTG能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J5/24 | 分类号: | C08J5/24;C08G59/40;C08L6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浸料 纤维 强化 复合材料 成形 | ||
本发明的预浸料包含:碳纤维;和,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具有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氰脲酸三聚氰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浸料、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成形体。
背景技术
包含碳纤维与基质树脂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轻量且具有优异的强度,故而可在各种用途中使用。
这种纤维强化复合材料有时要求阻燃性,一直以来,已知有配混卤素系阻燃剂或磷系阻燃剂、使得纤维强化复合材料阻燃化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用于形成基质树脂的环氧树脂组合物中配混磷化合物而获得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82982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使用卤素系阻燃剂及磷系阻燃剂时,存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废弃时的环境负荷的课题。
另外,近年来,研究在电气/电子仪器的壳体中使用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就壳体的薄壁化/仪器的重量减轻的观点而言,要求厚度薄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并且,在以往的方法中,难以提供即使厚度薄也可确保充分的阻燃性、且不含卤素及磷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不使用卤素系阻燃剂及磷系阻燃剂也可形成兼具薄度与阻燃性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预浸料形成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包含其的成形体。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预浸料,其包含:碳纤维;和,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具有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及氰脲酸三聚氰胺。根据上述预浸料,可在不使用卤素系阻燃剂及磷系阻燃剂的情况下,形成兼具薄度与阻燃性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氰脲酸三聚氰胺的含量以树脂组合物的总量基准计可以为20~40质量%。
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氯原子的含量可以为1质量%以下。
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树脂组合物中的磷原子的含量可以为0.1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其为将多个预浸料层叠并固化而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上述预浸料中的至少一个为上述的预浸料。
一个方式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层叠方向的厚度可以为1.5mm以下。
一个方式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基于UL94燃烧试验的阻燃性评价可以为V-0或V-1。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成形体,其包含上述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提供:即使不使用卤素系阻燃剂及磷系阻燃剂,也可形成兼具薄度与阻燃性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预浸料。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使用上述预浸料而形成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包含其的成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预浸料)
本实施方式的预浸料包含:碳纤维;和,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具有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及氰脲酸三聚氰胺。根据上述预浸料,可在不使用卤素系阻燃剂及磷系阻燃剂的情况下,形成兼具薄度与阻燃性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XTG能源株式会社,未经JXTG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0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