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轮毂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9756.8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神山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21/12 | 分类号: | B60B21/12;B60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轮毂,其阻止轮胎空气室内的水、水分等经由连通孔进入副气室内。车辆用轮毂包括:第1侧壁(25c),其设置于轮辋(11)的形成凹下部(11c)的一个立起部;以及第2侧壁(25d),其设置于轮辋(11)的形成凹下部(11c)的另一立起部,副气室部件(10)在内侧具有副气室(SC)和形成有使副气室(SC)与轮胎空气室连通的连通孔(18a)的管体(18),管体(18)分别配置在副气室部件(10)的沿着车辆用轮毂的周向的两个端部,在连通孔(18a)与凹下部(11c)的外周面(11d)之间形成有间隙(4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的车辆用轮毂。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将在轮胎空气室内作为亥姆霍兹共振器发挥功能的副气室部件固定于凹下部的外周面的构造。
关于副气室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构造:在谐振器主体的周向端部具备管体,该管体的周向一端侧向轮胎空气室开口,其周向另一端侧具有与副气室内连通的连通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78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副气室部件中,面向轮胎空气室的连通孔的周向一端侧的下端部(管体的下端)与轮圈面接触。因此,在轮胎空气室内结露的水、水分、爆胎修理剂的液体从与轮圈面接触的连通孔进入,存在水、水分等在副气室内残留的可能。
其结果,由于副气室部件的副气室内的容积减小,从而存在消音性能降低(由气柱共鸣引起的路面噪声的减少性能的降低)的可能。另外存在导致车轮平衡性降低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阻止轮胎空气室内的水、水分等经由连通孔进入副气室内的车辆用轮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为将作为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副气室部件在轮胎空气室内安装于凹下部的外周面的车辆用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纵壁,其设置于轮辋的形成所述凹下部的一个立起部;以及第2纵壁,其设置于形成所述凹下部的所述轮辋的另一立起部,所述副气室部件在内侧具有副气室和使所述副气室与所述轮胎空气室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配置于所述副气室部件的沿着所述车辆用轮毂的周向的一个端部,在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车辆用轮毂之间形成有间隙。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阻止轮胎空气室内的水、水分等经由连通孔进入副气室内的车辆用轮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轮毂的立体图。
图2是副气室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从车轮周向观察图1所示的副气室部件的周向端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局部省略放大纵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a)是与图3对应的变形例的放大纵剖视图,(b)是与图4对应的变形例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7的(a)是其他变形例的副气室部件的局部剖切放大立体图,(b)是另一其他变形例的副气室部件的局部剖切放大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申请人提出的现有技术的变形例,是示出轮胎的胎圈部与向车轮径向的外侧位移了的管体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