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装置和读取器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的远程监视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9293.5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I·福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丹尼森零售信息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G06K19/07;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袁策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装置 读取器 系统 之间 数据通信 远程 监视 | ||
本申请公开一种RFID装置,其提供有全部电耦接在一起的诸如芯片、信号装置和天线的RFID部件。天线被配置为在接收到近场通信后将能量输送到信号装置。信号装置被配置为在从天线接收到能量后生成指示天线接收到近场通信的响应。该响应不是近场通信,而是例如可以是发射(例如,光的发射)或信号装置的特性的改变。系统可以将RFID装置与接收器组合使用,该接收器无线地检测响应。接收器可以将信号输送到主机系统,该主机系统在接收到该信号后生成其自身的响应,信号和主机系统的响应是除近场通信以外的某种形式。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576,167的优先权和权益,其通过整体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主题涉及射频识别(“RFID”)装置。更具体地,本主题涉及用于远程监视近场通信(以下称为“NFC”)装置的操作的RFID装置。
背景技术
结合NFC技术的装置被广泛使用并且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具有NFC技术的移动电话可以用于通过使两个支持NFC的装置彼此紧邻以与具有NFC技术的第二移动电话(或任何其他装置)无线共享数据。具有NFC技术的信用卡或类似物可以用于无线转移资金以进行安全支付。
与经由RFID技术进行的通信相比,经由NFC技术进行的通信范围非常有限(大约几厘米),经由RFID技术进行的通信的范围可以在几厘米(在低频和高频下)到几米(在超高频下)之间。由于RFID通信范围的扩大,检测NFC数据传递的支持RFID的装置能够做出仅使用NFC技术无法实现的响应。因此,期望RFID装置监视NFC数据传递并且在检测到NFC数据传递后生成响应。
发明内容
本主题的几个方面可以在下面描述和要求保护的装置和系统中单独或一起体现。这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本文所述主题的其他方面组合使用,并且在一起的这些方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排除单独使用这些方面或单独地或以不同的组合(如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述)对这些方面的权利要求。
在一个方面中,一种RFID装置包括RFID芯片和电耦接到RFID芯片的信号装置。RFID装置还包括天线,该天线电耦接到RFID芯片和信号装置,并且被配置为在接收到近场通信后将能量输送到信号装置。信号装置被配置为在从天线接收到能量后生成指示天线接收到近场通信的响应,其中该响应具有除近场通信以外的某种形式。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监视近场通信的系统包括RFID装置和接收器。RFID装置包括RFID芯片和电耦接到RFID芯片的信号装置。RFID装置还包括天线,该天线电耦接到RFID芯片和信号装置,并且被配置为在接收到近场通信后将能量输送到信号装置。信号装置被配置为在从天线接收到能量后生成指示天线接收到近场通信的响应,其中该信号具有除近场通信以外的某种形式。接收器被配置为无线地检测响应。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监视近场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近场通信并且生成指示接收到近场通信的响应,其中该响应采用除近场通信以外的某种形式。该响应被无线地检测,并且可以用作生成信号的基础,该信号可以用作第二响应的基础,其中该信号和第二响应采用除近场通信以外的某种形式。
在其他方面或实施例中,本公开使用来自具有发光二极管(“LED”)或其他光源的RFID部件(诸如标签、标记或类似物)的光学发射以监视RFID部件和读取器-RFID部件和/或RFID部件-读取器数据流之间的双向通信。
在各方面或实施例中,RFID部件(诸如标签、标记等)包括由支持NFC的装置(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的无线能源供电的光学输出(诸如LED光源),以为视觉签名提供能量,同时还允许利用跨RFID部件耦接的LED或类似物将使其发射被数据通信调制的效果来监视读取器-RFID部件和/或RFID部件-读取器数据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丹尼森零售信息服务公司,未经艾利丹尼森零售信息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