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9285.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彰洋;尾崎智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B22F3/16 | 分类号: | B22F3/16;B22F3/105;B22F3/15;B33Y10/00;F01D5/28;F01D25/00;F02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部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该金属部件包括第一部位(12)和第二部位(14),包括通过粉末基底方式的三维金属层叠成形来形成第一部位(12)的第一成形工序、在通过粉末基底方式的三维金属层叠成形形成第二部位(14)的外周部后通过热等静压对残留在第二部位(14)的内部的金属粉末进行烧结而形成第二部位(14)的第二成形工序。或者,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粉末基底方式的三维金属层叠成形来形成第一部位(12)、第二部位(14)的外周部的三维成形工序、在三维成形工序之后通过热等静压对残留在第二部位(14)的内部的金属粉末进行烧结的处理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作为各种工业用装置等的一部件而使用的金属部件中要求与使用条件对应的特性。在此,如果作为金属部件整体要求一个特性,则其该特性如发现那样,能够通过一般的制造方法制造金属部件。例如,尤其在制造要求蠕变特性的金属部件的情况下,只要以金属组织为单向性凝固组织或单结晶组织的方式通过普通的精密铸造进行制造即可。
相对于此,具有根据各部位要求分别不同的特性的金属部件。例如,若假设金属部件包括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的两个部位的情况,则在第一部位中特别要求蠕变特性、在第二部位中特别要求疲劳特性的情况等相当于此。在该情况下,优选第一部位的金属组织为单向性凝固组织或单结晶组织、另一方面第二部位的金属组织为等轴组织。可是,若想用普通的精密铸造来制造这样的要求两个不同特性的金属部件,则由于在第二部位之前进行单向性凝固化或单结晶化,因此难以制造具有所期望的特性的金属部件。
在此,近年来,作为用于制造金属部件的一种方法,采用各种三维成形方法。日本特表2009-544501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通过高能光束的照射而凝固的粉末材料而生成三维物体的三维层叠成形装置以及方法。也考虑了代替普通的精密铸造,通过使用这样的三维成形装置制造每个部位为不同组织的金属部件的方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44501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三维层叠成形中,由于在成形方向上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因此在所形成的金属组织中容易成长向单向(成形方向)延伸的结晶。因此,即使能够制造在每个部位上为不同的组织的金属部件,也尤其难以形成为等轴结晶的部位。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三维层叠成形中,无法说能够制造在每个部位上具有所期望的特性的金属部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符合所要求的特性并在每个部位上使金属组织不同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粉末基底方式的三维金属层叠成形来形成第一部位的第一成形工序;以及第二成形工序,其在通过粉末基底方式的三维层叠成形形成了第二部位的外周部后,通过热等静压对残留在第二部位的内部的金属粉末进行烧结,从而形成第二部位。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粉末基底方式的三维金属层叠成形来形成第一部位、第二部位的外周部的三维成形工序以及在三维成形工序之后通过热等静压对残留在于第二部位的内部的金属粉末进行烧结的处理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符合所要求的特性并在每个部位上使金属组织不同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获得的涡轮叶片的图。
图2是表示三维金属层叠成形装置的结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