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行电池传感器的方法和电池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9165.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H-M·格拉夫;M·施拉梅;A·奥默尔;M·弗利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20 | 分类号: | G01R1/20;G01R35/00;G01R19/00;G01R31/38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曹彩秀;吴鹏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电池 传感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电池传感器的方法以及一种电池传感器,该电池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电池传感器连接端(Vat+)和第二电池传感器连接端(Vbat‑),特别是用于连接至电池以及负载电流连接端;用于检测负载电流(Iload)的电流检测设备,其具有第一测量电阻元件(R1)和第二测量电阻元件(R2),其中第一测量电阻元件(R1)和第二测量电阻元件(R2)串联地连接在负载电流连接端与第二电池传感器连接端(Vbat‑)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参考电阻器(Rref、Rref1、Rref2)的参考电流电路,其中,参考电阻器(Rref、Rref1、Rref2)与第一电池传感器连接端(Vbat+)和设置在测量电阻元件(R1、R2)之间的接触点接触。第一测量电阻元件(R1)的电阻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接通参考电流(Iref)并检测在第一测量电阻元件(R1)上的电压降(U1)和在第二测量电阻元件(R2)上的电压降(U2)以及检测电池电压(Vbat);由电池电压(Vbat)与参考电阻元件(Rref)的电阻的商确定参考电流(Iref);由检测到的电压降(U1、U2)、参考电流(Iref)、和至少一个修正因子(α、β)确定第一电阻元件(R1)的电阻,该修正因子表征在第一电阻元件(R1)的电阻与第二电阻元件(R2)的电阻之间的比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电池传感器的方法和一种电池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这种电池传感器特别是包括用于测量电池电压、由电池消耗或输出的电池电流以及电池的环境温度的设备。电池传感器通常还包括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暂存并过滤这些测量数据,并由这些测量数据计算其他电池参数,例如荷电状态或电池内阻。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设计的情况下,使用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的高精度电阻器或传感器来测量负载电流。先前设计的缺点特别是高成本,特别是用于制造在-40℃至105℃的常规温度范围内具有大致恒定的电阻值的电阻材料的成本高。这种材料的一个例子是铜-镍-锰合金。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成本有利的组件来代替高精度电阻器作为测量电阻器,其也被称为分流电阻器。一种可能性是在电池传感器的整个使用寿命内持续重复校准分流电阻器。
文献EP 1378757 A2提出,将参考电阻器与测量电阻器并联连接,并评估在测量电阻器和参考电阻器上出现的电参数。
公开文本WO 2016/041658 AI公开了一种电池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已知的参考电流施加到测量电阻器中并检测校准电压降来实现。
然而,已经发现,即使在主要的边界条件下同时测量在机动车中发生的在时间上剧烈变化的高电流期间,特别是传感器的预期电流消耗较低,也很难进行持续的重复校准,这是因为要用于校准而施加的参考电流很小,并且只能在短时间内施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行电池传感器的方法,与已知的设计相比,该方法可以以更低的花费或者以更简单的电池传感器结构来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池传感器,该电池传感器具有更简单且成本更有利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和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池传感器来实现。有利的设计例如可以由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权利要求的内容明确地引用说明书的内容。
为了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行电池传感器的方法,其中,该电池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电池传感器连接端和第二电池传感器连接端,特别是用于连接至电池和负载电流连接端;用于检测负载电流的电流测量设备,其具有第一测量电阻元件和第二测量电阻元件,其中第一测量电阻元件和第二测量电阻元件串联连接在负载电流连接端与第二电池传感器连接端之间;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参考电阻器的参考电流电路,该参考电阻器与第一电池传感器连接端以及设置在测量电阻元件之间的接触点接触。
第一电阻元件的电阻以如下方式确定:
-接通参考电流,并检测在第一测量电阻元件上的电压降和第二测量电阻元件上的电压降以及检测电池电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杀菌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渣油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