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68495.8 | 申请日: | 2018-10-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慎也;梶村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00;H01G9/04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韩丁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将电容器元件密封的外装体、以及外部电极。电容器元件具有:具有包含第1端部的阳极引出部和包含第2端部的阴极形成部的阳极箔、形成于阴极形成部的表面上的电介质层、以及覆盖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的阴极部。阳极引出部的第1端部从外装体的端面突出,第1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外部电极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将电容器元件密封的外装体、与电容器元件的阳极侧电连接的外部电极。电容器元件具备:具有包含第1端部的阳极引出部和包含第2端部的阴极形成部的阳极箔、形成于阴极形成部的表面上的电介质层、覆盖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的阴极部。作为将阳极引出部与外部电极电连接的方法,存在将从外装体露出的第1端部与外部电极电连接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解电容器,将阳极以及/或者导线的表面加工为凹凸形状从而放大与阳极端子连接的表面积,使接触电阻减少。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864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地,阳极箔(阳极引出部以及阴极形成部)的表面通过蚀刻而被粗面化,阳极引出部以及阴极形成部分别具有:芯部、形成于芯部的表面的多孔体(多孔质部)。在将阳极引出部与外部电极连接的情况下,阳极引出部的芯部以及多孔质部分别与外部电极接合。
但是,多孔质部与外部电极的接合强度比芯部与外部电极的接合强度低,因此难以提高阳极引出部与外部电极的接合强度。此外,由于多孔质部与外部电极的紧贴性低,因此空气(氧气以及水分)会通过多孔质部与外部电极的界面侵入到电解电容器内部。其结果,例如,侵入到电解电容器内部的空气可能与阴极部接触,阴极部中包含的固体电解质层劣化,ESR增大。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外装体,将所述电容器元件密封;和外部电极,
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
阳极箔,具有包含第1端部的阳极引出部、和包含第2端部的阴极形成部;
电介质层,形成于所述阴极形成部的表面上;和
阴极部,覆盖所述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阳极引出部的所述第1端部从所述外装体的端面突出,
所述第1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部电极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
第1工序,形成电容器元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具有阳极引出部和阴极形成部的阳极箔、形成于所述阴极形成部的表面上的电介质层、以及覆盖所述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的阴极部;
第2工序,通过外装体来覆盖所述电容器元件;
第3工序,将所述外装体与所述阳极引出部一起切断,在所述阳极引出部形成具有从所述外装体的切剖面露出的端面的第1端部;
第4工序,将在所述外装体的切剖面露出的外装体的一部分去除,使所述第1端部从所述外装体的端面突出;和
第5工序,使突出的所述第1端部与外部电极接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阳极箔的阳极引出部的第1端部从外装体露出的电解电容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8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