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频谱利用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007.1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3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查普曼;法实德·加瑟姆扎德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冯薇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频谱 利用率 方法 | ||
根据某些实施例,一种网络节点(100A)中用于确定在分配的带宽内传输的多个参数集的频谱利用率的方法包括选择该多个参数集中的一个或多个。针对一个或多个所选参数集中的每一个,确定频谱利用率。该频谱利用率基于在跨分配的带宽传输所选参数集的情况下将实现的频谱利用率。基于分配的带宽和频谱利用率,来计算物理资源块(PRB)分配。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确定频谱利用率。
背景技术
3GPP当前正在开发一种被称为新无线电(NR)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它将成为5G的基础并被提交给IMT-2020。NR旨在实现许多目标,包括提高频谱效率、减少时延以及使能IMT(国际移动电信)技术的新用例。
特别是,与先前的蜂窝无线电技术相比,期望NR实现更广泛的用例。潜在的用例包括MBB(移动宽带)、超可靠的低时延通信(URLLC)、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到没备(D2D)、车辆到车辆和车辆到基础设施通信(V2V和V2X)。
NR空中接口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开发OFDM波形规范时,两个相互关联且关键的参数是频域中的子载波间隔和符号长度。如图1所示,对于E-UTRA,子载波间隔固定为15kHz,并且符号长度(减去循环前缀)为66.7微秒,例如参见3GPP TS 36.201V14.1.0(2017-03-23)。
对于NR,子载波间隔不仅仅存在一种可能性,而是存在多种可能性。子载波间隔的可能性将基于15*2n kHz,其中,n可以为1、2、3...或可能为0.5或0.25。参见3GPP TR38.804V14.0.0(2017-03-24)。
存在允许子载波间隔的多种可能性的若干个原因。首先,期望NR在各种频谱范围内操作,从低于1GHz的频谱到几十GHz的频谱。所需的子载波间隔取决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中经历的相位噪声,而相位噪声的量取决于频率范围。因此,针对频率范围的不同部分需要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允许子载波间隔的不同可能性的第二个原因是符号长度与子载波间隔直接相关。子载波间隔越宽,符号长度越短。图2示出了示例NR子载波间隔和符号持续时间的可能性。
对于一些应用(例如,URLLC),时延至关重要,并且因此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和相关联的更短的子帧长度是必要的。对于其他应用(例如,MBB),频谱效率至关重要,并且需要设置子载波间隔以最小化相位噪声和来自循环前缀(CP)的开销,这导致更宽的子帧间隔。
与用于数据的子载波间隔相比,有可能针对一些类型的物理信道(例如,同步和广播的传输)使用更宽的子载波间隔。如果基站或UE正在发送或接收不同类型的服务,则可能不同的子载波间隔适合于每种服务。为了实现优化的多服务传输,3GPP正在考虑在5G规范中包括基站、UE或两者在同一频率分配内传输两个不同参数集(numerology)的可能性。关于分配给每个参数集多少载波的决定可以由基站做出并且可以频繁地改变。图3示出了传输不同参数集的示例。
为了实现提高频谱效率的目的,3GPP已经协定增加NR的频谱利用率。对于先前的RAT(例如,UTRA或E-UTRA),所谓的频谱利用率已经固定在90%。这意味着,如果带宽X被分配用于传输,则仅X的90%用于传输。该频谱的其余10%未被使用。如图4A所示,通常该频谱的5%在带宽的任一侧上都未使用。
如图4B所示,将频谱利用率限制到90%在频域中留出可用于滚降(roll-off)过滤或窗口化技术的空间,其避免了来自一个载波对下一载波的干扰。这样,针对不同运营商的带宽分配将不会导致互相干扰。
对于NR,已经认识到,在许多情况下,针对无用发射的过滤/窗口化所需的未使用带宽的量可能在载波的任一侧上都低于5%。这使得超过90%的带宽能够用于传输用户数据,同时仍可以使用过滤或窗口化技术来确保在所分配带宽的边缘之外的无用发射满足无用发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