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用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6227.2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1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贵光;时任泰史;岛村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00 | 分类号: | B60C11/00;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二轮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确保转弯时的刚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转弯时的湿抓地性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胎面部由中央部橡胶(11C)和定伸应力更低的两侧橡胶(11S)形成,其分界处于距离轮胎赤道为外缘长度的半宽的1/2~3/4的范围,在轮胎接地面部包括第1槽、第2槽及第3槽,第1槽和第2槽的弯曲部、第2槽的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和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第3槽的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分别处于距离轮胎赤道为外缘长度的半宽的1/8~3/8、1/4~1/2、1/16~3/16、5/8~7/8、1/2~5/8的范围,第1槽的长槽部和短槽部、第2槽的外侧槽部和内侧槽部、第3槽相对于轮胎周向分别所成的角度θ1、θ2、θ3、θ4、θ5满足θ1≈θ2≈θ3≈θ5、θ1>θ4,第1槽~第2槽、第2槽~第3槽、第3槽~第1槽的各槽间距离a、b、c满足a≈b≈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以下也简称为“轮胎”),详细地讲,涉及一种与胎面部的改良相关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特别是机动二轮车用前轮轮胎。
背景技术
与轿车、卡车、巴士等四轮车不同,二轮车的一个特性在于通过使车身倾斜来转弯,因此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具有胎冠部的曲率半径比四轮车用轮胎的胎冠部的曲率半径小的、截面较圆的轮胎形状。即,在机动二轮车用充气轮胎中,在车辆的直行行驶时主要是胎面的中央部接地,在转弯时是胎面的胎肩部接地。
根据这样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的特性,作为在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中确保转弯时的抓地性的方法,能够列举出在转弯时所使用的胎面的胎肩部配设较低硬度的橡胶混合物的做法。另一方面,为了在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中提高排水性,设为如下构造的做法是有利的:在胎面接地面部整体设置横穿轮胎赤道地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槽,并且还设置多个其他的横槽,从而从胎面端部排出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344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发明内容
针对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而言,在谋求雨天时等的潮湿路面的转弯时的抓地性的提高的情况下,考虑同时采取上述两种做法。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胎面的胎肩部的刚度下降,在转弯时无法充分地确保轮胎直行方向上的刚度,操纵稳定性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转弯时的刚度从而确保良好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转弯时的湿抓地性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能够通过将胎面橡胶和槽的配置条件规定为预定条件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以致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其在轮胎接地面部具有安装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被指定的方向性花纹,该机动二轮车用轮胎的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轮胎接地面部的胎面部由横穿轮胎赤道地配置的中央部橡胶以及配置于该中央部橡胶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且具有比该中央部橡胶的定伸应力低的定伸应力的两侧橡胶形成,该中央部橡胶与该两侧橡胶的分界存在于距离轮胎赤道为外缘长度的半宽的1/2~3/4的范围,
在所述轮胎接地面部处朝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依次包括:第1槽,其具有弯曲部并且横穿轮胎赤道地延伸,该第1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端部开口于胎面端;第2槽,其具有弯曲部,该第2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端部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面内终止;以及第3槽,该第3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开口于胎面端,并且该第3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面内终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色荧光体和发光装置
- 下一篇: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