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热-力学性能的填充聚丙烯(PP)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5363.X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1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波;西蒙·施瓦曾伯格;克劳斯·贝恩赖特纳;马库斯·加莱特纳;维莱·维尔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3/34 | 分类号: | C08K3/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力学性能 填充 聚丙烯 pp 组合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丙烯(PP)组合物、包括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的制品以及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用于改善热‑力学性能的用途,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包括a)基于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的总重量,50.0至95.0重量%的聚丙烯(PP)均聚物,和b)基于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的总重量,5.0至50.0重量%的矿物填料,所述聚丙烯(PP)均聚物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丙烯(PP)组合物、包括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的制品以及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用于改善热-力学性能的用途,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包括a)基于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的总重量,50.0至95.0重量%的聚丙烯(PP)均聚物,和b)基于所述聚丙烯(PP)组合物的总重量,5.0至50.0重量%的矿物填料,所述聚丙烯(PP)均聚物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
背景技术
聚丙烯被用于许多应用中并且例如是汽车应用领域的材料选择,因为它们可以被调节至所需的特定目的。在汽车应用中,特别需要将高刚度和高耐热性相结合。此外,除了力学性能之外,还需要较低的释放、雾化和气味(EFO)水平。然而,现有技术水平的聚丙烯(PP)组合物通常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存在下制备,因此具有不同的缺点。例如,由于催化剂的性质,产生了大量的低聚物,使得气味(EFO)水平当今非常关键。克服该缺点的已知技术之一是使用一些反应器后改性技术,如充气,其可以大大降低挥发物的量。但是,这些方法有几个缺点:首先,在较高温度下处理粒料或成品部件时会消耗额外的能量,这意味着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需要额外的能量,并由此产生额外的费用。最重要的是,该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从而降低了效率。此外,这些方法在去除气味(EFO)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低分子量峰尾(tail,或称为尾料)中最有效。另一种已知的技术是从一开始就生产高纯度的基础聚合物,诸如使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SSC)来生产PP。然而,由于某些SSC的局限性,迄今为止公开的大多数聚合物显示出降低的刚度和熔融温度。
因此,仍然需要提供高刚度结合高耐热性的聚丙烯(PP)组合物。此外,还需要的是,这些聚丙烯(PP)组合物提供低的释放、雾化和气味(EFO)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现在于,用特定的聚丙烯(PP)均聚物结合限定的矿物填料可以获得具有高刚度和高耐热性的聚丙烯(PP)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PP)组合物,包括
a)基于聚丙烯(PP)组合物的总重量,50.0至95.0重量%的聚丙烯(PP)均聚物,该聚丙烯(PP)均聚物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存在下聚合并具有
i)在1至200g/10min范围内的根据ISO 1133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230℃),和
ii)≥153℃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的熔融温度(Tm),和
b)基于聚丙烯(PP)组合物的总重量,5.0至50.0重量%的矿物填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聚丙烯(PP)均聚物是单峰的和/或具有在1.5至4.5范围内,优选在2.0至4.0范围内,更优选在2.5至4.0范围内的根据ISO 16014测量的分子量分布Mw/M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聚丙烯(PP)均聚物具有a)在2至100g/10min范围内,优选在2.2至50g/10min范围内的根据ISO 1133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230℃),和/或b)在153至165℃范围内,优选在153至163℃范围内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的熔融温度(Tm),和/或c)至少90℃,优选在90至100℃范围内的根据ISO 75在0.46MPa负荷下测量的热挠曲温度HDT 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里利斯股份公司,未经博里利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5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