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3300.0 | 申请日: | 2018-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井村忠继;井上秀行;德永雄一郎;根岸雄大;前谷优贵;谷岛绫乃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陈万青;李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部件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形成动压产生机构且进一步提高润滑性能及密封性能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是具有彼此相对滑动的滑动面的一对滑动部件,至少一个滑动面(S)具备至少一个由多个凹穴(12)构成的凹穴组(11),凹穴组(11)具备配设于滑动面(S)内的至少一个开口部(11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适于机械密封件、滑动轴承及其他滑动部的滑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使流体介于滑动面而减少摩擦并且需要防止流体从滑动面泄漏的密封环或轴承等滑动部件。
背景技术
在作为滑动部件的一例的机械密封件中要求维持密封性,并且将旋转中的滑动摩擦降低到极限。作为低摩擦化的方法,已知有如下技术:在滑动面设置产生动压的槽或者在滑动面排列凹穴。
以往,已知有一种在具备旋转密封环及固定密封环的机械密封件的滑动面设置动压产生槽的技术。例如,在机械密封件的旋转密封环的滑动面设置与外周面连通的流体导入槽及与流体导入槽连通的极浅的动压产生槽,当旋转密封环旋转时,导入到流体导入槽的流体由于流体的粘性引入到极浅的动压产生槽且通过楔效应产生正压。由此,在滑动面形成微小的间隙而能够设为流体润滑状态,并减少旋转中的滑动摩擦。(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并且,以往还已知有一种为了提高润滑性而不规则地配置多个凹穴的技术。例如,在旋转式压缩机的与缸体的内壁滑动的叶片的尖端面及两侧端面无规排列有多个凹穴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602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211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中,为了构成动压产生机构,需要对槽进行加工,因此加工费时费力。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发明中,为了提高润滑性,仅仅是不规则地配置了多个凹穴,而并未充分地发挥出凹穴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形成动压产生机构,且进一步提高润滑性能及密封性能的滑动部件。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滑动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是具有彼此相对滑动的滑动面的一对滑动部件,
至少一个所述滑动面具备至少一个由多个凹穴构成的凹穴组,
所述凹穴组具备配设于滑动面内的至少一个开口部。
根据该特征,除了凹穴本身所具有的密封效果及流体润滑效果以外,作为凹穴组整体从开口部吸入流体而发挥密封效果或流体润滑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润滑性能及密封性能。并且,构成凹穴组的每一个凹穴保持流体,因此即使在不易形成流体润滑膜的低速旋转时也能够防止滑动面成为不良润滑状态。
在此,流体润滑效果是指使流体从被密封流体侧流入滑动面来提高润滑性的效果,密封效果也称为抽吸效果,是指将流体从泄漏侧吸入至滑动面来提高密封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滑动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凹穴组是除了所述开口部以外被台面部区划的模拟流路。
根据该特征,即使每一个凹穴通过台面部被分离,流体也沿凹穴组的形状而流经凹穴组内,凹穴组作为模拟流路发挥功能,并且通过被台面部区划而发挥动压产生效果。凹穴组通过各个凹穴所发挥的流体润滑作用及抽吸作用与作为凹穴组整体所发挥的动压产生效果的协同效应,能够进一步提高润滑效果及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滑动部件的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3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