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3023.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6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拓真;金田治辉;小鹿裕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C01G53/00;H01M4/36;H01M4/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陈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是由多个一次粒子凝集而成的二次粒子构成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形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镍锰复合氧化物由通式(1):LidNi1-a-b-cMnaMbTicO2表示,所述通式(1)中,M是从Co、W、Mo、V、Mg、Ca、Al、Cr、Zr和Ta中选择的至少1种元素,0.05≦a≦0.60,0≦b≦0.60,0.02≦c≦0.08,0.95≦d≦1.20,
所述锂镍锰复合氧化物中钛的至少一部分固溶于所述一次粒子中,并且,锂钛化合物存在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一次粒子内的平均钛浓度是锂以外的金属元素成分的0.5at%以上5at%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锂钛化合物是Li3TiO4、LiTiO3、LiTi3O8、Li8Ti2O9中的任1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锂钛化合物含有非晶相。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二次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MV为5μm以上20μ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通过使用XRD测定结果的谢勒法由003衍射峰的半高峰宽求出的所述锂镍锰复合氧化物的微晶直径为以上以下。
7.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是由锂镍锰复合氧化物形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添加含有镍锰复合氢氧化物粒子、钛化合物和锂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混合工序,以及
将所述混合物进行烧成,得到所述锂镍锰复合氧化物的烧成工序;
所述混合工序中添加的所述镍锰复合氢氧化物粒子由通式(2):Ni1-a-bMnaMb(OH)2+α表示,所述式(2)中,M是从Co、W、Mo、V、Mg、Ca、Al、Cr、Zr和Ta中选择的至少1种元素,0.05≦a≦0.60,0≦b≦0.60,0≦α≦0.4,
所述烧成工序在氧浓度为40体积%以上100体积%以下的氧化气氛中、750℃以上1000℃以下进行,
所述烧成工序得到的所述锂镍锰复合氧化物由通式(3):LidNi1-a-b-cMnaMbTicO2表示,由多个一次粒子凝集而成的二次粒子构成,钛的至少一部分固溶于所述一次粒子,并且锂钛化合物存在于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所述式(3)中,M是从Co、W、Mo、V、Mg、Ca、Al、Cr、Zr和Ta中选择的至少1种元素,0.05≦a≦0.60,0≦b≦0.60,0.02≦c≦0.08,0.95≦d≦1.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烧成工序在750℃以上且低于850℃的温度进行1小时以上4小时以下的烧成后,在850℃以上1000℃以下的温度进行2小时以上20小时以下的烧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30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